096章 送匾(2/4)
于是,不出半日,整个扶风县、乃至岐州府都被豪绅戴氏一族被县衙一夜间铲除的消息轰动了。
县内外民众敲锣打鼓、欢天喜地的画面杨钊是没有看见。
但却有人送来了“为民除害”的匾额,算是代表扶风民众对县衙的感恩。
只不过这个匾额是王家打制的,在县城内游了一大圈后,送到县衙来。
李贞元亲自出面,代表县衙接受了“民众”的匾额,还趁机对着围观民众高谈阔论了一番。
虽然他反对除掉戴家,但当众接受民众的拥戴这种事,他还是很乐意享受的。
而且,在唐代,官员们还比较“朴实”,较少能得到匾额这类“代表民意”的东西,不像后世,尤其是到了明清两朝,大家都变得油滑了,几乎每一任地方官离职时,都会有民众跪送万民伞的情景出现。
要是哪名官员太实诚,或得罪了地方豪绅,没有收到万民伞,那就很尴尬了。
而且是这一辈子都很尴尬。
所以李贞元手里的这块匾还是很有价值的,一旦这个消息传到了京师、甚至能传到圣人耳朵里,那他李贞元就是大唐帝国的楷模县令,仕途发达不在话下。
瞧着李贞元志得意满的模样,李审摇着头嘀咕道:“杨县尉这招用的高啊。只是……便宜了他李贞元。”
杨钊笑了笑,回道:“不过是些虚名罢了,既然能拿它换回点实实在在的好处来,干嘛不拿去换呢?”
李审猜得没错。
这个匾额是杨钊授意王家打制的。
杨钊在派王伦去给王家送去约定好的田契和金银的时候,顺便提了这个要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