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3/4)
若不是漫长的时间,无数次教训,京城的纨绔公子们能变得这么乖巧可人?
冯旷眼前一黑,只觉晴天霹雳。
可日子还是要过的。
不过,今天虽然不够热闹,可‘顾记’的小食到是美味。
当然,那可是‘顾记’的。
哪怕是一张炊饼,别看瞧着普通,吃到嘴里也特别香。
“可惜没抢到牛肉包子,这年头,咱们想吃牛肉也费力气得很。”
何况是顾记烧的好牛肉。
听说这包子也是永康公主亲自调的味。
即便已经贵为公主了,但‘顾记’依旧按部就班地做着酒楼的生意,而且这一年来,生意还越做越红火,各种贴着‘顾记’标志的小食,已经遍及全大宋,甚至在周边小国很受追捧,几乎成了藩国入京后必买的京师特产。
今年春,各国使臣入朝觐见,大理的使臣是他们的太子,陛下便特意私下里又召见了一次,赐宴时,还把自己的香酥鱼分了一份给那位小太子。
从此,小太子就念念不忘了,每天吃饭都要念叨几句,后来知道陛下吃的香酥鱼竟是‘顾记’的特产,登时喜上眉俏,愣是把‘顾记’的香酥鱼都买了去,买了足足一大车,害得京城的老饕们有十好几日没看到半块鱼皮。
这香酥鱼固然简单,却也不是什么鱼都能做得好吃,食材和别的复杂菜谱比,自然算是较为普通,但也没有到随时想有多少,就有多少的地步。
从那之后,‘顾记’的名气就算是走出了国门。
“我就奇怪,这‘顾记’怎么也是咱京城第一档的酒楼,去年樊楼排名都在它之下了,怎么还天天找这些小食摊,卖这些小食?”
冯旷也不知道。
不过他喜欢,小食很好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