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乖儿(2/3)
就在众人沉浸在文化的洗礼当中时,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徐仲臣优雅温文的腔调,“你在干什么?”
王扶景合上手中的《南昭国皇帝志》,看向徐仲臣道,“眼下科举考情诗吗?”
“不考。”徐仲臣摇头。
“背有用的。”
“……”
众人面上不显,心里却觉得这王扶景有些大煞风景的意思了。这般管教郎君,简直跟管教儿子似的。
唯有姚轻尘心情颇好地微微勾起嘴唇,唰的一声甩出个漂亮的鞭花,落到白马身上便卸得只剩一点力了。
过了一会儿,徐仲臣果然又念起了《治国论》,这本书是科举必考的,王扶景累了一晚有些乏了,靠在车壁上就着读书声着了,车队里又回响起朗朗的经义名篇。
众人对读书人的敬佩重新被勾了起来,几个有志向的暗暗下定决心,要让儿子读书致学,将来考个功名出来的好。
又行了三四个时辰,一行人终于走到了江城郡郡界,这里有个亭桥题着“江城郡”三字,两旁的黑碑上刻着历来的名家骚客为江城郡题写的诗文颂记。
附近没有几户人家,他们又走了一段路,在俊江县下马道别。
陆金感激地向王扶景三人一一道了谢,递上一封信纸,“一路东行,便是江城郡的郡中江城了,你们去国都路过此地,正好能瞧瞧江城的风光,拿着这封信找到管凤楼,那是我哥哥开的,他会好好招待你们。”
徐仲臣接下了信纸笑道,“那就多谢陆兄美意了。”
这人倒是丁点儿的俗气都没有,颇有些侠风的,陆金心想道,这三位都不是一般人,有这点心胸也不足为奇。
拜别了三人,陆金便离开俊江县去了别处,他们这趟镖还没走完,得护送李福他们回柳县的老家。
“走吧,”徐仲臣笑笑,“暂且在俊江县找间客栈歇息片刻,我们明日去江城。”
夕阳正斜,万丈霞光磅礴乍泄,远处汪洋江水粲然一片,天水相接。
姚轻尘一时间看着徐仲臣有些发愣,这人长得真跟祸水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