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少梁弩(3/4)
李郃点点头,但心中并不认同。
毕竟在他看来,弩最重要的便是射程,而射程不止意味着威力,也意味着战场的主动,别说一百步的差距,就算是五十步的差距就是致命的,尤其是在单兵作战而言,因此他自然希望找到能与溪木那般的木料。
所幸他少梁国山林覆盖面积极广,占全国的六成以上,尤其是旧梁往西、元里往北,那是一片纵横数百里方圆的林塬复合地形,蛮荒程度据郑匠头所言简直不亚于楚国,有很大的可能能够找到优质的木料。
在经过三日的寻找后,李郃等人便在旧梁以西的山林中找到了包括桑木、柘木、松木在内的上百种树木,八成以上的树木连见多识广的墨家弟子都认不出来。
此时郑匠头他们便爬上树,砍下一段树枝测试弹性与韧性,将其中一部分易折、中空的树木剔除。
但即便如此,还是剩下近百种。
因此他建议李郃道:“稳妥起见,还是将这近百种树木运至旧梁做进一步的测试,只是这样会花费不小力气。”
李郃二话不说就接纳了建议:“无妨,我少梁最不缺的就是力气。”
在砍伐这些树木之前,墨家弟子严谨地记录在这些树木一切特征,包括树皮、枝叶的纹理,坐落位置等等,那份严谨让少府工匠都颇为叹服。
在对这些树木全部做下标记后,李郃吩咐狐奋先行返回旧梁,叫狐费带人前来砍伐。
大约一个半时辰后,狐费带着数百人来到了这片山林,此时李郃几人也已用斧头、锯子弄倒了七八棵树,在李郃与狐费交接后,他们一行人便扛着这七八棵树率先返回旧梁。
回到旧梁后,众人立刻开始制作弩具。
这首次的制弩全部由以郑匠头为首的少府工匠经手,墨践领着诸墨家弟子在旁观摩学习,需要时给这些少府工匠打打下手。
比如剥除树皮,将原木锯成厚木板,在这方面,墨家弟子精湛的木匠技术,亦博得了少府工匠们的赞叹。
不多时,墨践几人便将一颗不知名的树木,从原木变成了一块约一个指节厚度的木板,然后又按照少府工匠的要求,在木板上绘制弩臂的形状并将不需要的负责用刨刀铲除,然后仔细打磨光滑。
期间李郃在旁静静地看着。
他与墨践分工不同:墨践更侧重于掌握少府的制弩技术,而李郃率先想到的,则是依靠什么工具,如何更快、更好地实现量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