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水火之力(3/3)
施平肯定的说道:“放心吧!这药灌下去,就会有救的,慌什么!哎呀,药太烫了,这样不行!简三哥,你再去拿个碗来,对了,还要一个汤勺。”
“好好。”
简三郎又窜了出去,转眼就回来了。施平接过空碗,让拴柱用两个碗,把药汤来回倒,一会汤药就开始凉了。见施平点点头,拴柱端着来到病人塌边,用汤勺一口口的把药给病人喂服了下去。过了一盏茶的时间,那藩女的鼻尖处出现晶亮的细汗,如同针尖大小,细细密密布满在鼻头上。紧接着,那藩女咕噜了几声,发出一声长叹息。
施平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行了,命算是保住了!这藩女遭了这么大的罪不死,还真是命硬。幸亏遇见了本公子,否则神仙都救不回来了。”
三个人都用敬畏的眼光看向施平,施平很享受这种崇拜的目光。又云淡风轻的吩咐道:“好了,待会我再一个方子,简三哥帮忙去药店里抓一下药。拴柱负责煎药。等她醒来后,再喂她服下。至于憨牛,你留下来照顾她。”
“公子,怎么又是我?”憨牛不满的说道。
“呵呵”,施平调侃道:“因为你憨牛的饭量最大,所以最重要的任务一定交给你。”
憨牛委屈的抽抽鼻子,撅着嘴咕噜道:“公子偏心眼!只会欺负老实人。让我伺候女人?可我还没有娶媳妇呢,这事传出去,让我以后如何见人?”
众人一齐大笑,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
——————
在宋初,阁门司主要掌皇帝朝会、宴享时赞相礼仪,凡文武官自宰相,宗室自亲王,外国使节与少数民族首领朝见、谢辞时,按其品秩引导序班,赞其拜舞并纠其迭失。阁门祗侯的职责就是随时在皇帝身边伴驾,除去赵祯休憩,张茂实几乎与其形影不离。
今天的早朝刚刚结束,刘太后和各位议政的大臣们走后,刚才还拥挤的文德殿中一下子变得空旷起来。此时大殿里十分安静,除了门口侍立的太监和宫娥,偌大的宫殿里就剩下赵祯和张茂实君臣两人。
赵祯坐在御座后面,一边翻阅着奏折,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身前站立的张茂实今天却有些静不下来,在赵祯面前徘徊不止。
赵祯放下手中笔问:“张茂实,你今儿个怎么了?在朕面前魂不守舍的,出了什么事情?”
张茂实终于停下脚步,答道:“官家,有件事想求您,臣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赵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然后皱皱眉头,微表不满地问:“张茂实,说吧,究竟有什么事让你如此为难?”
张茂实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说道:“官家,最近各衙门都在忙碌会试这件大事,其它的事情暂时搁置了下来。眼瞅着秋收在即,平哥儿心中牵挂他那山庄,想想百口人的口粮,他就心急如焚。臣劝他安心等候朝廷的赏赐。可平哥儿却跟臣说,那些功劳都是长辈立下的,他受之有愧。施平还说:民以食为天。庄户只要手中有粮,心中就不慌。臣想想还就是这么个理!看他这两天度日如年的样子,臣心里也不好受。所以臣想跟官家求个恩典,赏赐的事情先放一放,准许施平回乡吧!”
“呵呵,”赵祯笑了,戏谑道,“朕还说呢,谁会让你牵肠挂肚。原来是平哥儿求到你头上了。汉书?郦食其传: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平哥儿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求朕,看样子也读过不少书……”说着,赵祯从御座后面走了出来,来到大殿门口,双手背在身后眺望殿外,不知想起了什么,赵祯情绪突然变得有些低落。
沉默了半晌,赵祯指着远处皇城的城墙,悠悠的说道:“济叔,朕有时候觉得这皇城像个围城。城外的人却想进来,城里的人却想出去。跟你说个笑话,朕最近常常梦到了童年,那时候可真快乐啊!小时候,朕常跟父皇和母后扮成老百姓溜出皇城,一家三口自由自在的四处闲逛,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吃点什么就吃什么……”
张茂实吓了一跳,忙劝慰道:“官家,今时不同往日,您是天子,身系……”
“知道,知道!“
赵祯打断张茂实的话:“大道理朕都懂,用不着你来劝谏。可惜平哥儿得了离魂症,小时候的事情都忘了,现在也生分了!唉,朕本打算把他充为伴读,留在身边。可惜大娘娘始终不肯松口。“
听说事关刘太后,张茂实委实不敢接话。
赵祯做出了决定:”也罢,强扭的瓜不甜!平哥儿长在民间,不喜欢被人拘束。既然他向往自由的生活,朕就成全他……”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