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隔壁姓王(4/4)
陈迎宾听后,评价是醉儿很护主,邻居很狗血,这世界男女方面与前世古代一个样啊,异邦之恋不容于世俗。
迈过了左右几个坊间巷口,走了一段后,便踏上了城东段的穿城主街道。
街宽六丈余,左右方尽头,东城门清晰可见,西城门也依稀有望。
人流车马与街道两边商铺楼店多了起来,此刻正值午时,吃食类的店铺门前以及一些食摊,平民或蛮仆帮工正卖力吆喝拉着生意,嘈杂声此起彼伏,使整条大街上多了几分欣欣向荣之景。
不过,陈迎宾仅是扫视了几眼,便发现了城内商业存在的问题,人流不少,消费人群却并不踊跃,远远谈不上繁荣。
单以此时午间吃饭来说,他看到的消费者,就基本都是穿着较讲究的公家人阶层,要不就是外地主家派来的经商运货之类人群。
这还是蜀南关地处边陲,南来北往的货运为此地增添了不少商业气息,若是内地,恐怕流动性消费人群更少,生意更难做吧?
何以如此?
答案,陈迎宾一想即得,体制。
平民这个人数最多的阶层,再加为数不少的外邦仆从,都成了主家或公家机构旗下的旱涝保收员工,除了必须品,他们甚少会去参与其它消费,除非能让他们有更多闲钱。
追根究底,无论田土还是商业,国家套取去了利润大头,就使民间经济失了活性。
但这问题,暂时还很无解呀,萧国若不如此做,就供养不了军队和平息边事,随时面临亡国危机。
看来楚嬷嬷所说做买卖不易,也非全在虚言恫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