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劝商(1/3)
“关于上缴国粮甚多这点,少内主切勿心有不甘啊,家天下你自小就读过,对国情是有所了解的,咱们汉家人自打先汉以来,就需蓄养大量军队才能堪堪守住国土不失,国粮多收用以来养边及息外,它是个没法子的事,否则一旦破边,全国地理都是一马平川,介时可没咱汉人立足之地了。”
“嬷嬷过虑了,迎宾断不会生异样心思,每次逢闻边事烽火时,迎宾亦是心忧不已,只可叹身孱力弱不能赴边相报于国…”
“你既明理,甚好,其实吧,其余营生亦是相同,盈利的大头都会捏于国家之手,这叫国情当前公利为先,私利都是很薄的,世道如此.....你可还想经商?”
“呃…”老太太绕一圈,原来是想熄我从商之念。
这份苦心陈迎宾能理解,但不可就范,“嬷嬷好意心领,只是,我还是想尝试一下,否则终日游手好闲,实在是..呵呵…”
楚嬷嬷抬头深望了陈迎宾数秒,斟酌着用词道:“跟你聊这些,是忧你年轻,利益当前时…..嗯..恐走歪了路,咱们国家的监督机制可不是好相与的,莫名其妙发了家的商者,不论是主家还是平民,结局几乎都是去案道衙门的狱所里蹲着,漏网者顶多千中存一,国主放权给公人营田经商,是让大家担负起活民责任与国共进,是让全民一起把日子过下去,而不是一味肥己,明白吗。”
我又不是吓大的,陈迎宾没卖账,装着乖,“嬷嬷安心,我胆子小,决不会干触法之事。”
“唉....既然你心有定意,老身就不多说啥了。”
“今日多蒙嬷嬷教诲,迎宾必当谨记在心,另有一事,尚要请教嬷嬷,我名下是仅只一间铺子么?”
楚嬷嬷横了他一眼,“世务啊,你受封的是平沼●肃典校,平字头好像是不足五百亩之数的,兴许你父亲将其余商权换成了田土吧,等等,我给你查下。”
“有劳楚嬷嬷了。”
老太太业务熟练,返转身就从一格壁抽里拿出一摞线装记事簿,然后按日期自三年前开始翻查。
陈迎宾站桌前,伸手便想帮忙,结果楚嬷嬷给拦了,“你坐着就行,这些都按年月排了序,弄混了又要费时整理。”
居然被嫌弃了,左右无事便瞄向三面墙的壁抽,看情形管理上还颇细致,壁抽面板上贴有索引,某农庄某商铺,又细分有该处的产出收支、人员开销、相关变更事件记录等等,上百个抽屉使人眼花。
照此看,这间账务房汇集了仓储部、财务部、人事部、档案部诸多部门功能于一身,完全可称是曲府要害所在,若一把火烧了,全府上下的仆从和依附平民怕都要陷入各种混乱,主家那更得是要抓狂。
怀着好奇,抠着较近柜子上的一个屉耳,“楚嬷嬷,我拿最上面本随便看看,不会搞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