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郎君有礼 > 第13章 学习

第13章 学习(1/3)

目录

暂无睡意,陈迎宾无所事事,便从书柜上找了些书来翻看。

今夜,离开学校二十年的他,再度用功了,朝脑子里猛装着各种内容,没法子,没有原主人记忆太吃亏了,什么都得现学现了解,不学还不行,除非一辈子宅在家中不出门。

好在此方文字已进化,绝大部分和现代简体一致,这令陈迎宾很高兴,当即感谢了一下穿越事务管理单位,好歹留了条活路,若尽皆繁体篆体甚至未知体,他一个初中生,干瞪眼儿。

也不知是原主还是曲落雁这般热衷学习,柜中书籍好几十本,诸如什么神恩开天,家天下,公衙职引,兵家纪要、督心小讲,承田劝农说,农事概述,萧武纪之崛起,汉诗七律集选、汉诗五律三百首,论诗词情操,前汉之殇..…

种类多样,涵盖了传说、史事、国策规制、先贤著作、经义评说、韬略应用等等…

第一本便拿起了汉诗七律集选,这是一个曾经想做诗词剽窃者的下意识行为。

翻看了部分,便发现这世界的诗不讲究平仄,只在乎个意境,然后有些诗句与前世有着似是而非的相似处。

比如他看到个‘胡箫毋须怨汉仇,春风又度翘萌关’,又有‘但有洛关军将存,岂教虏狼度幽山’,这种与前世名诗词意上有些像的,陈迎宾少说看到十几首,或许百流汇海,诗人们之间思维本就存共通才会词句相像吧,别的收获没有,倒是此类相似诗让他忆起了相应原句。

大致翻完,他有些奇怪,集选中共有百来首七律诗,竟无一首郎情妾意相关的,全是景致夸描、颂慈赞孝、铁血戈马类型。

不由就拣出那本~论诗词情操。

果不其然,这是本带批判性质的评说,一开头便是狠批民间文风,言很多不学无术者竟把顺口词句就当成是在作诗,实乃国家文教方面之失败。

然后作者又拿国情民情外邦忧患等事作例,称先汉之风不可尽失,痛陈了花前月下、伤春悲秋类诗词若大行其道,久则恐将民风推向忧柔软弱,尽批其为无病shen • yin于国无益,又言国家身处百战之地,推崇的风向标杆应是让全民向往军事力量与个人力量强大,只有颂赞御外及忠义孝礼之类的才配冠以诗词之名。

该作者所说对与不对,陈迎宾不清楚,他只觉这家伙有喷子鼻祖的潜质。

——

前汉之殇、萧武纪之崛起。

萧氏一族两千多年前立国时,始称汉国,国土称为了中原,这是当下萧国人被称中原汉人的由来。

1316年之前,神望津在北(北虏国)、西北圣女国(西北狼国)、陇下石国,三个大国相继翻过屏障山岭,与汉国发生了一场持续十年的大战。

当时的汉国很强,人囗近亿,而田土产出又保证了近半国内女子练宫法无忧,达五闪的青壮女子足有两千万,兵源上之雄厚,足称傲视天下,底气使得汉国对外历来强硬,怕个毛,三线作战。

后来,四个国家都装作忘记了祖神的慈悲教义,全都是打出了真火,连男丁都派上了前线,打成了倾国彻底战。

汉国覆灭了,国主一脉除其小女儿,全部战死,全国人口仅余二千万,那三个国家也好不到哪去,两个被打成重度伤残,陇下石国更是解了体,演变成几个小国仍旧夹在北虏与西北狼之间,成了两国部分国境间的缓冲带,其地理又皆山石林海,民生自是不好,如今和西南蛮差不多,充当着劳务输出角色。

强汉亡,萧氏帝女受拥新立了萧国,这世界礼仪以敬祖神为首,次为孝,再次为师,见国主都不兴跪礼,也没有什么士冠庶巾等说法,民间及官面的礼制没前世古时那么多虚讲究,毕竟祖神核心教义之一是提倡人皆等,所以她以姓易国名并非什么忤逆违制,其意只是新国新法,摒弃汉之不足。

国策上,改变了许多强硬与不变通,多以怀柔和议等软手段解决纷争,能不打仗尽量不打,求稳,对外战争模式也从勇猛出击改换成了防御阻击。

萧国的各种改变无法彻底避免战争,但千多年来大战也才不足十次,相较前汉已算安定了不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