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游子归来(2/2)
“福伯,你速带伤者去医馆,万家商贸明日再去,这些货物我会带回观,汤药费记得帮他们出了。”看着倒在地上的那几个伤者,李达于心不忍,都是穷苦人家,受了伤这下家里就更苦了。
一时间,归家的好心情顿时没了。
临近上元节,来清虚观的人比平日多了些,多是前来祈求平安,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这糟心日子也不知会持续多久。
“老三,你先带人去库房卸了货,我去一下师傅那。”
清虚观共有十五人,都住在后院,李达的师傅也就是清虚观的观主便住在最正中的院子。
陈矩,这是李达师傅的名讳,是个极为讲规矩的人!李达最怕的两个人,一个是养父,另一个便是师傅。
李达在门前整理好仪容,这才敲门。
“进来。”屋里传出一声浑厚中正的声音。
一进门,一位瘦削、衣着端庄正式的老者端坐,桌子上放着一本翻开着的民生。
“师傅,我回来了。”李达站直了身体,恭敬地行礼到,随后自顾搬了张凳子端坐在陈矩面前听候。
“先喝口水吧。”陈矩说到。
李达倒了杯水,他也的确是渴了。
“说说看这一路的见闻。”陈矩说到。
“此次我由三角渡口进入洛州,在荆城乘坐商船沿洛河直下,直达风陵渡,在师兄那待了五日之后便按照原路返回了。”“途经洛州的水城时,听说夷州的儋州城的铁矿矿工伙同一个家族叛乱,攻占了临近的五座城池,声势浩大,不过叛乱已经被镇压了,依我看,南三州的叛乱是愈演愈烈了,各地叛乱镇压了又复起,永无止境一样,这次回程我们是跟着大商队一起回来的,单独行走太危险了!……”
听着听着,陈矩眉头不由微皱,士族加入了叛乱比预期的时间要早,说明如今在士族中已经有人不认同圣朝的统治了。
“师兄让我向师傅问好,师兄说职责在身,不能伺候您老人家身旁,感到很愧疚!”李达又说到。
说到薛岳,陈矩脸上难得露出些许笑容,李达的师兄可是他平生最满意、最杰出的弟子!
李达的师兄叫薛岳,乃是圣朝天下兵马大元帅!圣朝武职第一人!负责镇守边疆重镇风陵渡,正是有薛岳在,异族大军才不能饮马黄河!可以说,薛岳就是圣朝北境的铜墙铁壁!
能有如此厉害的师兄,李达也是十分自豪!
“南三州的情况如何?”陈矩问到。
闻言,李达脸色有点阴沉,似乎有口气重重压在胸口处憋着十分难受一样。
“远离北三州的夷州和有师兄镇守的风陵渡情况还好,不过洛州的情况就不怎么好了,特别是靠近云州的昭和府和鄂岳府…”,“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李达用了一句词来形容。
“这两个府紧挨着异族占领的云州,又没有大军镇守,经常会被异族劫掠,故而人烟稀少。人大都逃往圣朝内地了。
“可笑的是,丰州和夷州倒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李达又说到,丰州北部因为有大军镇守所以没有遭受异族荼毒,夷州则是和异族隔了一个洛州,异族自是波及不到。
北三州和洛州北部两府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圣朝内部却一片歌舞升平、奢靡的景象,苟安于黄河以南,一方地狱、一方“天堂”,也是极为讽刺了!
圣朝的问题积重难返,陈矩心知肚明,不然他也不会出现在云州,他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解救天下黎民!
说着说着,李达脸上露出些许犹豫神色,欲言又止。
“有什么话直说。”见状,陈矩说到。
“师傅,师兄似乎并不能完全掌控风陵渡的所有军队。师傅您之前说过,大军征战,最重要是军令统一,我怕一旦战争爆发,师兄会被掣肘!”李达脸色凝重地说到,随即把在风陵渡大营中的见闻详细地说了。
“师傅,师兄还间接地透露出想让您过去帮他的意思。”犹豫了下,李达又说到。
若是师傅在,以师傅的威望和才能,必定能镇住场面,所以辰皓也是希望师傅能过去,毕竟风陵渡大营事关整个南三州的存亡,至关重要!
“你也想我去?”陈矩问到。
“师傅,有个疑问我一直想不明白,您为什么不去圣朝为官呢?”以师傅的才能必定能有一番大作为,说不定还能收复北三州,加上圣朝也愿意给师傅平台。
陈矩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无奈,“圣朝的病根不在军队,以后你便会明白的。”说完也就不再说这个话题。
接下来,两人又聊了会儿,李达才出了师傅的房门,出来时,李达手里多了本书。
院门口,尉迟逵在等着李达,一见好兄弟尉迟逵,李达心情顿时好了不少,自己一个平头老百姓,忧虑那么多干嘛?管他呢,过好自己生活再说!
“老三,走,找老二一起喝酒去!”李达大笑道。
天塌了有高个子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