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卖糖葫芦的陈阳(2/3)
地理位置的特殊,使得这里出过无数名人,民国期间的达官贵人,满清遗老以及北洋故将,也有不少人在这里居住。
缎库胡同,原来是清朝时期的缎匹库,属户部管辖。后来清朝没了,缎匹库也没有了,倒是留下这条胡同。
陈阳扛着一个插满了糖葫芦的草担子,慢慢悠悠地从南池子大街,走进了缎库胡同。
胡同比起其他的胡同而来,算是比较宽的了。陈阳拖长声调吆喝着“冰糖葫芦~”,声音悠长,倒是十分的好听。
陈阳慢慢悠悠地有着,眼光不听的望着两边的民居,寻找着“缎库胡同乙号。”
陈阳考虑了很久,这才决定了这副打扮,扛着冰糖葫芦的挑子,无论走的再慢,也不会怀疑。你见过哪家卖糖葫芦走路跑得像马一样?
而且打扮成这个样子,还有一样好处,无论他怎么朝着两边看,也都不会引起怀疑,我这是在等主顾呢。
陈阳大概走了二三百米,就看到了“乙号院”。陈阳看到了这个号院,不由得吓了一跳。
这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地方很大,大门建在整做四合院的东南角。三级石蹬,两扇黑漆大门,门口左右还各有一座上下马石。
陈阳心想,我勒个去,到底这是谁家的宅院?这么气派,看来这个地方很可能就是潜伏的某处机关,至于情报中涉及的其他地方,应该是它的警戒哨位或者警卫机构的位置。
陈阳站在门口声音稍微大了一点,吆喝道“冰糖葫芦~!”
陈阳微微探头,想从大门向里看看,结果就看见一面照壁,上面是青砖上雕的是花开富贵,尽管很漂亮,但是除了这块照壁,里面什么也看不到。
陈阳眼睛迅速转了一圈,已将号对面、左右斜对面都看了个清清楚楚,这才慢慢悠悠地向前走去。
号院正对面是一间小院子,院门斜斜地露出了一道缝,至于门缝背后有没有一双监视的眼睛,无从得知。
左边斜对面是一家小布庄,门脸不大,这会儿也没有什么客人。透过布庄的门,一眼就能看到布庄的伙计正揣着手趴在柜台上打瞌睡。
布庄大门旁边是一个小吃摊,笼屉上热气蒸腾,不知道卖的是什么。摊主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精壮汉子,双目炯炯有神,看上去十分精神利落。陈阳一眼就看出来,这个人一定是号院的暗哨。
号院的右面对面,也是一座宅门,大门紧闭,无声无息。
陈阳想找那双监视的眼睛,但是却没有发现。他扛着糖葫芦走到小吃摊前。
“我说伙计,你这卖的是什么玩意儿?”陈阳满口山东话问道,在北平,卖糖葫芦的别听吆喝都是正宗的京腔京韵,但是问起来,多半都是山东人。所以陈阳也是满口正宗的山东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