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三更(2/2)
“怎么了,大爷?”
大爷激动地说道:“颜料厂来送颜料了,可多桶了!”
这么快,不是还没登报吗?
阮软谢过了大爷赶紧往小馆走,没想到,还真有一辆手扶拖拉机停在门口,上面装着很多白色的桶。
“软软回来了!软软回来了!”巷子里有人看到阮软,赶紧喊道。
于是,阮软就看到有一穿着深蓝色厚工装的男人从小馆大门口出来了。
“你好,我叫颜料厂的厂长苏志文,我接到通知,立马调了一批颜料过来,各种颜色都有,后续有任何需求,直接给我们单位打电话,我们一定以最快的时间给你送过来!”
说着他递给阮软一张单子,上面写了都送来了哪些颜色。
阮软看了眼那些还没卸货的颜料,又看了眼单子,“苏厂长,里面请!”
苏志文跟着阮软重新进了小馆,阮软给他倒了杯茶。
“苏厂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苏志文接过茶杯放在桌上,这才说道:“我们也是1点钟那会儿接到市里政府通知,说采购一批颜料,送到指定的位置。”
“市政府?”
不是连城日报?
苏志文点头道:“对,这次是政府采购,我看了你们文化墙的长度,后续颜料可能会不够,这样,我把单位座机号码给你,到时候你少了什么颜色,直接给我单位打电话!”
说着他开始找笔本,阮软直接从包里拿出自己的笔本递给他。
苏志文一看这钢笔还是英雄牌儿的,不免夸了句,“这钢笔质量很好,我也用的是这牌子!”
阮软笑了笑,心里还是有些疑惑,她追问道:“那政府是为什么让你送颜料的,你知道吗?”
苏志文摇了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
阮软按下心里的疑惑,对他弯了弯唇角,“请喝茶!”
一起来送货的人进来问颜料放在哪里,阮软想着大厅地上已经干了,索性让他们把颜料搬进了大厅。
等人走后,孙红梅跟孙绍元有些惊讶,“软软,这事儿政府怎么知道了?”
阮软也摇了摇头,“可能是大家传着传着,传过去的。”
另一边,连城日报主编王福生找到苏志文,跟他说了以低价出售颜料的事。
苏志文有些摸不着头脑,“我刚送了一批颜料去阮家小馆。”
王福生连忙追问,“是不是低价,她需要的多,最好给她价格低点!再不济,多送几桶。”
“老王,你没搞清楚,这次是政府采购,不需要她给钱,年底跟市政府要就行!”
王福生楞在原地,喃喃道:“政府采购?”
苏志文点了点头,“我刚从那儿回来,这文化墙瞧着是个大工程,以后肯定会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你们写报道时一定要把我们红星颜料厂写上,我们厂做了好事,也得让大家晓得!”
说着,他发现身边怎么没动静了,回头一看,王福生还楞在原地。
“老王,你怎么了?”
王福生激动的手都在微微颤抖,“志文,你还记得前段时间我们市跟安市的政府会议吗?当时报纸上说要展开第一个5年计划,大力发展连城市的文化产业,现在政府出资给阮家小馆送颜料,这,这是不是说明,开始了?”
苏志文先是愣了下,然后整个人浑身起了鸡皮疙瘩,他看着王福生,不停的眨眼睛,胸口处突然哽住了,不知道说什么。
另一边,市政府办公室
张伟敲了门,得到应许后,他推门进来。
“市长,红星颜料厂的颜料都已经送到阮家小馆了!”
周炎康点了点头,“好。”
门再次关上,周炎康却抬起头,往后靠在椅子里,伸手从桌上拿了一份装订好的信纸。
他还记得季远把这信纸递给他时说的话。
“这将会是连城市开启两市联合发展的钥匙!”
信纸的标题是《从文化经济领域探讨阮家小馆及其文化墙对两市合作的影响》
季远当时的眼神十分笃定,神情也很严肃。
周炎康看了内容,季远把阮家小馆对经济的具体影响分析的很透彻。
他说的没错,餐饮文化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阮家小馆当招牌,连城市在合作上就有了一张王牌。
最近他的确在研究文化重组的事,别的类目大众接受起来,可能会有些枯燥,但饮食不同,好吃,大家就会再来。
来的多了,经济就活了!
作者有话要说:过渡章结束!
感谢在2021-09-12
21:01:51~2021-09-12
23:57: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爱看美食文的崽
34瓶;yuki
24瓶;蕉下客
9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2("八十年代阮家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