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入京(2/2)
驿丞让她客气得既受宠若惊,又极为受用,千恩万谢地收了,这才赔着笑脸退下。
待她走远了,向晚才瞥了一眼那请帖,问:“是谁?”
“安国姥。”司明玉淡淡道。
“是她?”
向晚一怔,倒是稍觉有些尴尬。毕竟他原先是定了要嫁与林馨做偏房的,安国姥是林馨的祖母,这事她必也知道。如今要是见面,却也有些不自在。
他倒没料到,司明玉和她还有交情。
他这样斟酌着,便道:“要不然,你去赴宴吧,我留在驿馆里,随意对付一餐就是。”
司明玉如何不知道他想的是什么,当即就笑:“我都没与你说约在什么时候,光听一个名号你就躲?”
看着他略显局促的神色,又伸手过来搂他,“你怕什么,她请的是我们两人,你是我的正夫,于情于理,都没有躲的道理。她是多见过世面的人,为了那点子事真不至于。”
向晚脸上微微发热,却也知道她说的没错。
安国姥,在众多贵族世家里,也算得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大魏朝绵延至今,贵族多闲散糜烂,大多顶着祖上的荫蔽混日子,少有发愤图强之人。
可这安国姥却算是少时聪颖,胸有壮志,据说年纪轻轻就入朝为官了,一路做到正一品的工部尚书,如今年过花甲,仍是朝廷砥柱。
早些年康王作乱,牵连甚大,先帝心生恐惧,一概不许贵族再有府兵,且将这班子贵族的闲职都给捋了,留在旧都栖霞城,以防再现当年之乱。
而安国姥则因身担要职,不在其列,跟随着迁来了新都另建官邸,仍旧做她的工部尚书。
这也就是金平侯当初极力促成自己儿子与林馨婚事的原因,谁都知道,林家后两代都没有大志向,都是坐等袭封的主,但安国姥的声望,却还足够荫子孙。
这样的一个人,倒也的确不至于将这样一件事放在心上,不过是他自己感到尴尬罢了。
他点点头,就问司明玉:“从前倒不曾听说,你与她还有交情?”
“也是小时候的事了。”她神色淡淡,“安国姥和我娘有几分交情,从前还抱着我玩过,后来不是我娘没了嘛,她看起来还挺疼我的,有时来家里探望,会和我聊些诗书文章,我的下棋也是她教的。我有时候去宫里,也会遇见她。”
她将那张请帖在手中翻看玩弄,百无聊赖似的,“再后来嘛,朝廷就迁来新都了,她也跟着搬走,这些年见得就少了,不过几面。”
向晚听着,若有所思,“这样说,她待你倒是有几分情分。”
话音刚落,忽地笑得有些促狭,“她既是你的长辈,又有这份交情在,你倒好,连人家定了的人都敢抢?”
就见司明玉神色微妙地笑了笑,看脸型轮廓,很像是暗自咬了咬后槽牙。
“阿晚近日来不大对劲啊。”
她走近来,轻轻抬手,向晚的下颌就被她挑了起来,十足不像好人家的模样。他倒不慌,只微微一笑:“怎么说?”
“非但不盼着你妻主点好,还变得一肚子坏水。”
向晚被她用存心威慑的眼神看着,在他唇上亲了一下,自己也忍不住,偷偷抿嘴笑,随即脸颊就被人捏了一把。
“不就是想听几句好话吗?行了,我就是被你美色所惑,什么交情规矩全忘了,不惜得罪了人,也铁了心要将你娶回来在家藏着,满意了没有?”
向晚快要笑出声来了,却强绷着脸,点点头,“嗯,差不多。”
司明玉摇头叹气,极不可救药的模样,眼神却宠得厉害。
笑闹够了,向晚才问:“对了,安国姥邀我们什么时候去?”
谈到正事,司明玉才眯了眯眼,又瞄了一眼那请帖,轻轻吐出:“今晚。”
“什么?”
向晚不由得吃惊。
他们今日才刚坐车入京,已向宫中递过了折子,预备休整两日,再进宫拜谒的。他只以为,这常人即便是要宴请,也该是放在他们入宫请过安之后,办完了正事,松泛下来好好叙旧。再不济,明日晚上,至少也是休整利索了。
急着今晚就设宴,只怕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的,倒有些失礼。
安国姥与司明玉,竟有这样久别重逢,激动难耐吗?
他想着的时候,就见司明玉笑了笑,随手将那请帖抛到一边,“嗯,她说许久未见,很是想念,老人家性子急,邀我们同往一叙。”
既是她这样说,向晚也没有不应之理,想了想便道:“那不如劳驿丞备些热水,此刻沐浴更衣,还来得及晚上赴约。”
司明玉点点头,扬声叫了出云去传话,自己往一旁小榻上一靠,笑得挺开怀:“好,那我们今晚就去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