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泠苞(2/3)
这令黄权不由自主地响起当日于江州,同众友告别,往德阳任上时,好友严颜所说的一句话。
“季安为人大度,才学渊博,为吾益州人杰,凭广汉战事之功,益州人再无不识者。
前次其虽与公衡虽是第一次见面,但与吾往来信中,多以问询公衡诸事,甚是关心看重。
公衡此于德阳任上,可多亲近丰安刘氏。若逢季安,可以真心待之。”
现在看来,严颜所言非虚,刘釜是真心看重于他。
他黄权少有名声,但这些年来,除了数月前,赵韪之乱时,略有贡献外,这些年来,其实并无太大建树,何以让刘釜这个当前的益州名人,如此对他?
但当跨入书舍后,黄权的心思沉静,目光便被书架上那密密麻麻的书册给吸引了。
他心叹,任何一个才华横溢者,无不坚韧好学之辈。观书舍如观人,他仿佛看到了刘釜少时,于此翻阅简牍、勤奋好学之模样。
如在院舍之外所言,他黄权亦不如也!
后方,仆从点得书舍烛火,请黄权先一步入内后,刘釜看着跟来的郑起,出言道“我今日携友而来,晚食已在祖宅处就食。汝去准备些茶水,稍送来书舍便可!”
郑起忙回道“小人这便去办!”
待刘釜转头回往舍内时,发现黄权正看的书架上的简牍,有些出神。
刘釜一边邀请黄权在前方的案几前就坐,一边笑道“让公衡见笑了!釜少时随任安公,多治学《诗》、《礼》。
我听人言读史以明智,读诗以灵秀。
后跟齐豫公习《春秋》,好微言大义,遂而,略有微杂。”
黄权刚刚跪坐于案几之畔,便被刘釜所言“读史以明智,读诗以灵秀”给震惊住了。
数年前,刘釜于市井中,曾出妙言,晓以“善恶之道”,远传天下。今不过随常之言,又是口出妙语。
而刘釜不以之卑鄙,互而交往之,他黄权何以思索那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