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有点兴奋地法正(3/4)
“那既然如此,孝直为何还要如此兴奋?”
刘备十分不解,看着法正问道。
“主公这件事就说明了盗贼内部并不是一条心。”
法正此言,让刘备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着,对外战争最讲究的一点便是前线与后方一条心就像此时的刘备,为什么敢在汉中与实力比他强上数倍的曹操叫板,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后方的一周各大世家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意见,那就是要想保住益州就必须拿下汉中。
“是如果那曹贼真的将沈川的项上人头送来,我们该如何?难不成真的要撤兵汉中吗?”
刘备想着想着突然间产生了一股担心作为人主自然明白,人主有时候看起来高高在上,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说人主一句话就能决定的,其手下之人,愿不愿意配合这位高高在上的人族,决定了这人能够成多大的事。
就比如汉武帝在位之时,曾经退去匈奴夺取河西走廊,可是如果卫青,霍去病等人不愿配合汉武帝,那么天下又该当是如何呢?在这情二试在看到秦国破败之时,又何曾不想力挽狂澜,可是那时整个秦朝上下,又有何人能听得到她的声音?上位之人看似风光无限,但是在风光的背后却有着难以言说的苦衷。
这也是为什么刘备所担心的问题,沈川虽然重要,但是在刘备看来,沈川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过是曹操手下一个小小谋士罢了,如果曹操真的为了稳住后方,一咬牙一跺脚将沈川的投入线上,那他刘玄德该如何?难道就这样放弃如今汉中大好的形势吗。
“这一点主公自然不必担心,答应了来使得又不是主公。”
法正此言不错,但是却让刘备陷入了两难之境,在刘备这种人看来,其手下所做之事就代表着上位之人的态度,这件事情,虽然说刘备没有亲口答应,但是刘备与法正的关系世人皆知,法正既然答应了,那么就代表着刘备默许了这件事,法正这么说刘备也明白是打算在沈川的头颅真的送到之后便出口狡辩主动背下黑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