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到底是谁指点谁(1/4)
邱竹轻看向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他没有对祝嘉鱼提出疑惑这件事情感到惊讶。他想,祝嘉鱼本也该就是这样的人,处于陌生的境地,接触到从前接触不到的新事物时,会像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去吸收知识的人。也就是这样的人,才能够有那么多的凌厉手段。
祝嘉鱼翻开书稿,指出其中的几个地方,道:“我不太懂文章,但是略懂些刺绣上的道理。一张绢布上,绣娘有时候往往需要考虑的,并不是绣什么会好看,而是要考虑布局和画面的和谐。”
“我以为写文章也是这样,但是看了二表哥的书稿后,却发现这好像和我想象中的相去甚远。所以想请教一下二表哥,这是怎么回事?”
“合适?”邱竹轻反问她。
祝嘉鱼点了点头:“合适。”
这个道理是祝嘉鱼自己悟出来的,在数百份答卷之中,悟出来的。御史让她尝试写文章后,第二天,她便交上去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御史看过之后什么都没有说,只让她先将近几年参加科考的举子的文章看过之后再来动笔。
数百篇文章,祝嘉鱼逐字逐句地看过、揣摩过之后,终于懂得了御史的用意。
一篇文章,辞藻精美如璧坐玑驰不算上等,个中道理鞭辟入里发人深省,才能被称为佳作。而作为从科举场上选出来的文章,比鞭辟入里发人深省更重要的,是合理的布局,与对上意的揣摩。
想到这里,祝嘉鱼又指出另外一篇。
这篇策论的题目是论贪官于国如何。是去年乡试的题目,出题人是首辅徐知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