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发展(下)(4/4)
“说说吧,咱们该怎么办”
李郓问道。
“刚刚我不是说了吗,他们一下来这么多人,要不是我们直接摊牌,造反算了”
刘元稷笑道。
“就是,就是,我们这么发展下去,难保不会被山岗外面的人侦之,而且这山岗内几万人,要是有一人将我们的事说出去,那也是一件麻烦的事,不如直接摊牌,揭竿起义,只是如今还得准备准备,我们得先解决山民吃饱饭的问题,而且我们还得武装起来,还要教化山民,真可谓任重道远啊”
于海皎也说道。
“教化山民,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我们可以先集中,系统培训,培养个二三十人,之后由这些人当老师,去培训,培养更多的人,以此类推,就如道家那所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这样这些山民扫盲,要不了一两年就会完成,至于那些孩童,我们就建立学院学堂,由那些扫盲后的山民去教授,我们也可用心教授,如此无论是山民扫盲,还是孩童教育,都不用多费心了”
李郓向二人说道。
“那你到底是几个意思,这反还造不造啊”
于海皎愤愤的说道。
“造反肯定是要造的,关键是怎么造的问题,如今已是明末,大明早已病入膏肓,党争日盛,无可救药,我们要想求活,起兵那是唯一的选择,不过因为张居正的改革,如今我大明国力还是很强大,现在造反,完全是自讨苦吃,得不偿失,不过我说过,如今是万历十八年,两年后就会开始万历三大征,之后大明国力就会江河日下,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也就是说我们最少有十年的时间来发展,发育,时间还很充足,如今关键是如何有效管理,带领村民,山民发展,并让山民都依附,听命于我”
李郓向三人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的时间还很宽裕,可是这山中也就是几万人,真正精壮也还不到半数,以后发展起来,或者发展过程中,被明庭得知,那我们岂不是大事不妙了吗”
于海皎露出诧异的神色,盯着李郓。
“别忘了,我们可都是沐浴在阳光下的天选之子啊,我听黄里尹说过,这山谷有山民五万多人,而广州,惠州周围的山民最少有百万之巨,要是把整个广东一地山中山民加一起,那怎么也得三四百万人把,这还不加广西,湖广,江西,福建的山民,这要是加一起,少说也得上千万吧,想想后世的山地游击战,赣南游击战,农村包围城市,我们完全可以照搬嘛,还要,我研究过明史,如今明朝内部户籍人口有八千多万人,但是这仅仅只是户籍人口,实际人口据说有两亿以上,我估计这有水分,但是有个一点五亿不成问题吧,就算是户籍人口,真正生活在县城,府城,州城内的那些豪强,士绅,地主还有那些朱姓皇族们,估计最多也就是千万左右,其他大部分都属于底层百姓,要是我们能把这些人全部团结起来,那可是无穷无尽的力量啊,想想后来李闯王一路均田免赋,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问题,就发展起来了几百万农民起义军,最后还成了大明掘墓人,而这些对我们来说,岂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吗”
看着有些疑惑的二人。
李郓款款而谈,说得二人一愣一愣的。
这都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