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 > 第66章 后生可畏

第66章 后生可畏(2/4)

目录

这老头还挺好学,李自成也就不吝赐教了。

“‘暗虚’嘛,西晋刘智解释了。‘言暗虚者,以为当日之冲,地体之荫,日光不至,谓之暗虚。几光之所照,光体小于所蔽,则大于本质。今日以千里之径,而地体蔽之,则暗虚之荫将过半。夫星亡月毁,岂但交会之间而已哉,由此言之,阴不受明,近得之矣。'。

宋元之际的马端临说的更明白,‘月本无光,受日为明,望夜正与日对,故一轮光满。或月行有迟疾先後,日光所不照处则为食。朔旦之日,日月同宫,如月在日上,掩太阳而过,则日光为所遮,故为日食’。

直白说,月亮本来无光,受太阳的光,所以朝太阳的半个是明的,背太阳的半个是暗的。初三四,月身斜对太阳,所以人眼看见的正是三分明,七分暗,就像一牙似的。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

这原理连宋徽宗都知道,“月假日光,行於日所不烛,亦以为蚀。日月之光,盖未始亏,人望而然。古之人以历推步,先期而定,实数之常。”

但是他又说,“然日为阳,人君象也,为阴所掩,不可不戒。”

历代皇帝们常常因为日食之类的下罪己诏,他们明知道是自然现象,可还要搞迷信活动。不是因为无知,大概是因为“若古之训,罔敢怠废。”

还有,皇帝祭祀山川是为了拜神迷信?《淮南子》早说了,是为感恩。山川阻挡了湿润的空气,才有雨水形成,有了雨水才有粮食丰收。

愚昧的只是老百姓。

祖冲之都知道日食形成原因了,然而到一千四百年后的抿国,老百姓还敲锣放炮怒赶“天狗”,要把太阳从“天狗”嘴里“解救”出来。他们不是闹着玩,是真的以为有舔狗。①忘了是南京还是哪,有个名人还登报吐槽了。

再比如,南下出巡的康熙在观星台上问李光地哪个是老人星。李光地回:“据书本上说,老人星见,天下太平。”

康熙炫耀道:“甚么相干?都是胡说!老人星在南,北京自然看不见,到这里自然看见。若再到你们闽广,连南极星也看见。老人星那一日不在天上,如何说见则太平?”

上位者并不愚昧无知。再比如说磷火。

陆游清楚,“予年十余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麦田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俄复不见。盖是时去兵乱未久,所谓人血为磷者,信不妄也。今则绝不复见,见者辄以为怪矣。”

磷火虽然不是人血化出来的,但人家起码知道跟妖魔鬼怪无关。

至于传说中见到鬼火后“忽忽如失魂”,或许是因为惊吓,又或许是因为吸入磷化氢、五氧化二磷等导致的中毒现象。古人就没法研究了。

可是一般老百姓呢,还以为是鬼魂作祟点的鬼火,愚昧观念延续千年。

再水一个。

西汉董仲舒说:气上薄为雨,下薄为雾,风其噫也,云其气也,雷其相击之声也,电其相击之光也。

跟雷公电母压根没关系,什么指望去庙里求龙王爷下雨的靠边站吧。

……

李自成解释完月亮的事,孙鼎相捋须赞:“后生倒也博学。”

张慎言一扬眉,“如何,老弟所言不虚吧?”

孙鼎相继续考校,“宋人杨万里有诗‘旧传月径圆千里’。沈括说‘日月之形如丸。何以知之?以月盈亏可验也。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日、月,气也,有形而无质’。你来说说,月亮乃是一个径圆千里的气球?”

李自成答:“月径大概有六七千里吧,记不清了,具体大小要算一下。太阳可以看做是气球,月亮不是,月亮上面有山有土。等明年晚辈送老先生一架望远镜,一观便知。”

“哦?”

孙鼎相看了眼张慎言,又转回头,“你不是唬老汉吧?敢不是看了唐代笔记《酉阳杂俎》?难不成月亮上真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修的是广寒宫?住着嫦娥?”

李自成笑,“这个三言两语说不清,一时半会儿也没法证实。老先生若有兴致,咱以后慢慢谈。”

孙鼎相又问:“天上一日地上十年呢?”

李自成挠头,“这话有些道理,要从狭义相对论讲起,更复杂了,三五年都讲不清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