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袁绍兵进兖州刺史部(3/4)
鲍允和于禁得知真相后大为震惊,才知晓鲍信遗言中的猜想与事实一般无二,便遵照鲍信的遗言投奔在袁术麾下为将领,以图日后为鲍信报仇雪恨。
袁术虽为人傲慢无礼,有几分世家子弟的纨绔气息,却极讲究好友交情,又兼心怀异志,便收下鲍允二人在其麾下效力。
还大方的任命鲍允为殄寇校尉,于禁为扬威校尉,二人都是秩千石,授与银印青绶,鲍、于二人大为欣喜,主动拜袁术为主公。
袁术自此又添两个臂助,尤其是于禁此人,尤擅排兵布阵严肃军纪,治军十分严恪谨慎,是一员难得的将帅之才。
于禁和鲍允的部下将士,大多出自收降的汝南黄巾贼兵和精壮,一向军纪散漫难以管理。
后来经过于禁的严格训练,纪律性和战斗力稳压豫州郡兵们一筹,袁术获知后特地考察过,看到兵威甚佳,特赐鲍允和于禁的部下为“荡寇士”。
袁绍率领着所属军队进入兖州刺史部境内,没有直接进入兖州刺史部东郡治所濮阳县城,而是在黄巾军最猖獗一时的山阳郡治所昌邑县城驻扎下来。
由于原山阳郡太守袁遗率军投靠袁术去了豫州,刘岱自己私下任命亲信为山阳郡太守,此时已战死多时,整个郡治陷入无有秩序的乱斗中。
各世家豪族乘机兴风作浪,对自己之前的冤家对手大打出手,没有一方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压服对方,也无人去迎战即将压境的原青州黄巾大军。
袁绍虽然受到刘政无意中和袁术有意中的双重打击,有些不如群雄讨董联盟时那么威信卓著,人也没有那么意气风发。
但毕竟是曾经的“大汉青年楷模”,四世三公袁阀的佼佼者,借助独有的身份和余威,很快便被山阳郡各世家豪族们所接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