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阴谋论者(3/4)
第二天,“汤皖绑架案”和汤皖的控诉信,齐齐登上了《京报》的首页,整个华北瞬间就沸腾了,引起了舆论一片哗然。
比之“汤皖刺杀案”,有过之而无不及,人们在为汤皖感到庆幸的同时,不禁感到被戏弄的愚蠢。
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版本的猜想,以及各种衍生而来的种种脑洞大开的阴谋论。
王揖唐平白无故被关了一个月,虽说菊长没有趁机下黑手,反而是好吃好喝招待着,但任谁也受不了这个气。
汤皖是没法找麻烦了,毕竟他被绑架了,没有人身自由,真要算起来也是苦主之一。
但是,不意味着他王揖唐就要白喝一个月的茶,生生吞下这个苦果子。
首先要找麻烦的,便是汤皖控诉信中提到的“和平会”组织,这个劳什子组织。
此前没有一丝线索,便是菊长也只能双手一摊,双眼一抹黑。
但是,气呼呼的王揖唐显然不会善罢甘休,再与徐树铮等人交流分析后,惊讶的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和平会”很有可能是南方集团借壳上市。
首先“汤皖刺杀案”发生的时间节点很暧昧,正值南北双方开战前的舆论大战。
“汤皖刺杀案”一起,北方集团首当其冲,是“报纸暴力”的直接受害者,民间声望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虽然南方集团也受到了些许指责,但是与北方集团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可谓是直接利益获得者。
若不是受到了“报纸暴力”,依着段总强势的性格,断然不会给南方集团缓和的机会,更不会有后来的《沪市会谈》。
因此,段总等人,再找不到“和平会”的相关讯息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汤皖刺杀案”就是南方集团策划的一个针对己方的阴谋。
再者说了,那个劳什子“和平会”,听听这个名字,一看就是南方人起的,与什么光复会,自强会等,定是一个爹妈养的。
而其目的有三:
其一、想让北方集团离心离德,损失民心,为他所用。
其二、双方都想争取舆论的支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好让己方师出有名。
其三、希望能用社会各界舆论的压力,妄图使得北方集团被迫接受和谈,从而达到恢复老国会和恢复“民元约法”。
仔细想来,段总不禁浑身直冒虚汗,幸好是顶住了压力,《沪市会谈》没有成功。
却也是对逸仙先生刮目相看,只一招,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整个北方集团陷入了巨大的被动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