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值得佩服的人(3/4)
嬴慎深吸一口气,能持续八百年的战乱,人间到底是一副怎样的场景,简直无法想象。
“若无父皇一天下,平四海,颜路先生、荀夫子可有想过,这天下,还有多少人要死于战乱吗?”
颜路与荀子皆陷入沉思,天下都斥责秦乃暴秦,六国反秦势力无时不刻不在想着推翻秦国,重新建立被嬴政灭了的国家。
但从未有人想过,再次出现七国纷争的情况,天下百姓会如何。
“或许大秦未必能万世长存,但后世之人,莫不以一天下为终生追求。”
周朝跟未来的欧洲其实差不多,都出现了诸国乱战的情况,中间只隔了一个秦始皇。
但差距就显现出来了,中国自秦后的所有朝代,都以一统天下为终生追求。
即使是宋朝那样的朝代,也不乏一统天下之心。
“不知第三人是何人?”颜路转移话题道,他担心自己会动摇。
“一个农夫。”嬴慎眼角含泪道。
“农夫?”颜路与荀子都没有想到嬴慎最佩服的人里居然会有个农夫。
“一个虽然不在这个世界,但足以令慎记上一辈子的农夫。”
嬴慎哽咽着说道。
“愿闻其详。”颜路跟荀子瞧出了嬴慎的不对,但还是想要了解一番。
“此人一生只为一事。”
“愿天下百姓再无饥饿。”
“为此,纵然学识渊博,亦亲自下田务农。”
“以自己的学识,改良农种使农种产量增长,欲使天下百姓不再有一人得见饥荒之苦。”
“世人多有不解者,谤他,毁他,辱他,轻他。”
“然此人充耳不闻,一心一意,身处自身小天地中行古之神农之事。”
“若能在今朝得见,必为当世圣人。”
“家家户户莫不为其立像,铸祀。”
嬴慎如痴似狂的发泄了一番。
有些人,只有当失去之后,人们才会懂的珍惜。
有些事,是因为有人一直在默默做着,众人才不必为此而苦恼。
“公子不该将老夫与此人并列,老夫自叹不如。”荀子叹息一声,对于嬴慎说的人,荀子虽然没听说过。
但就凭其一生所行之事,荀子觉得嬴慎说他是当世圣人一点不假。
能做到这样用一生去“活天下命”的人,莫说是荀子,孔子都做不到。
“不知此人名讳为何?路似乎从未听过此人。”
颜路也深有感触,颜路是真正经历过逃亡的人,也知道这人做的事对天下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也因此好奇为何自己从未听过此人的事迹名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