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大隋第三世 > 第841章:失败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

第841章:失败一次就十次、十次不行百次(3/4)

目录

杨侗更无语了,只能一点一点提示:“自古修桥不易,原因为何?是因为河面过于宽阔,没有那么长的木材飞架大江大两岸;当然也可以在河中多建几个木质桥墩,然而在上面铺上木板,可木质桥墩除了容易腐烂,还容易被上游流下的木头撞垮;要是洪水泛滥,上游树干等杂物卡在桥墩上时,很整座桥梁都被冲走。是不是这样?”

“是。”姜行本再次点头

“明白就好。”杨侗话题一转:“你要是在枯水时节,将河面上设坝,将河水引流他处,即可将无水区域清出石底,如果在石底开凿孔洞,打入铁桩,再像筑城墙那般,层层浇上火山泥浆,凝固之后,这与石底浑然一本的桥墩岂不是和中流砥柱一样?要是在黄河之上多修几个以铁为筋、以火山泥浆为骨的桥墩,那便可在上面架设宽阔的桥面。到时候天堑变通途,行人马车可以如履平地的跨过长江黄河。”

杨侗的话犹如充满了魔力一般,让在场的文武大臣热血沸腾。

历朝历代几乎征服了所有河流,唯独对长江黄河束手无策,这两条大河犹如不可逾越的天堑,阻碍了南北的沟通,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而这火山泥浆要是能和河床石底凝固成一体,那大隋真有攻克长江黄河的可能。

“这火山灰除了可以水上桥梁之外,亦可在轨道经过山谷之时,以这等方式来架设轨道桥,必将取得事半功倍之奇效,另外,还能修城、建房、筑堤坝……”说到这里,杨侗恨铁不成钢对姜行本说道:“你明明发现此物之神奇,却说它没用,更没去细细研究。要不是朕看到这箱子,这等神物就这般与大隋擦肩而过了。朕说你没用,你服不服?”

“臣心服口服,请圣上赐罪。”姜行本又惊又喜,但更多是羞愧。

深诣火山灰特性的姜行本悟了。

在杨侗的提点之下,一切豁然开朗。

甚至还想到了把桥墩修城指向上游的箭头之状,这样不但能让涛涛洪流的力量大减,还能便上流漂来之物滑过,与此同时,还要在桥墩上方围个坝子,以免船只被撞破……

“罢了。”杨侗摇了摇头,大隋不缺少手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但是缺少变通头脑、改变意识,这是普遍存在社会行为,姜行本、李春、何稠、宇文儒童、宇文温等等大匠算是不错的人物了。

“日常中不缺少神物,只是缺少一双发现它们的眼睛,日后凡事要多留意、多发现、多研究、多问问为什么?”

“喏。”

“对了,大兴城有没有火山灰、火山石?”杨侗问道。

“皇城里就有!”姜行本解释道:“轨道用了来自西域工匠的拂菻土的技术,这其中就有火山灰,为了进一步改进七合土,所以拿了许多工部火山灰到官邸测试。”

拂菻即是罗马,同样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他们在建筑方面与木材为主的中原不同,惯用石头来修葺屋舍城墙,故而对于土的运用和认识远在中原之上。

罗马最高级的是混凝土是用七种泥土混合而来的七合土,非常坚固。比中原运用的夯土、三合土,强了几个档次。七合土的配比良方,也随着西域工匠的到来,流传到了大隋。

“去试试火山泥浆效果。”杨侗率先走出大殿。

大家听到杨侗将火山灰说得这么神奇,全都心生好奇,眼见杨侗一动,便浩浩荡荡的跟着他,气势汹汹的杀向工部官邸。

官邸中,工部侍郎李春正对着一个两边各有三个交叉半圆的拉索桥模型发呆,这个模型是杨侗给他修建跨黄河大桥的思路,他觉得可行性极高,只是如何稳定三个交叉拱桥着实是把他难住了,当他听说火山灰的功效之后,激动的跟起一起去了后院。

在这里的工匠不少,大家在杨侗的指挥下,先做出一个长方形模子,像倒现浇一样,在模子中间铺了一层拇指大小的铁条网。

模子搞出来以后,这才开始搅拌夹杂、熟石灰、沙子、火山灰。

对搅拌砂浆这种简单的事情,工匠早已熟悉到了骨子里了。

当然了,用火山灰为主料的还是首次,之前都是用熟石灰、糯米浆、粘土等杂物搅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