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23(1/4)
荣国府里闲置的院落中,比梨香院好的少说也有五六个。
按着贾母的意思,眼瞅着孩子们都大了,索性就一次性解决了,给每个哥儿都弄个院子,姐儿倒是不要紧,一来统共就俩姐儿,二来元姐儿已经定下入宫的事宜,而迎姐儿又小,完全不着急。
“淑娴,珠儿和琏儿年岁都不小了,再过个两三年怕是就要说亲了。我是想着,与其倒是忙活,还不如趁着这次机会,全部都办妥当了。我看就这样好了,珠儿和琏儿素来要好,就拣两个挨得近的院落,分别予了他们,将来就算成了家,也不至于疏远了情分。”
贾母满脸笑意的盘算着,她倒是真没想那么多,毕竟珠哥儿和琏哥儿的感情好是所有人都看在眼里的事情,加上他俩年岁相近,想来将来娶妻也差不多两年,最好是妯娌之间也能和睦相处,兄弟之间更是要交好一辈子。
显然,贾母想得太多了。
先不说珠哥儿和琏哥儿能否当一辈子的好兄弟,单说这妯娌之间……
凭良心说,王氏女甭管在哪一家,除非嫁的是独子,要不然就没有一个能处理好妯娌关系的。哪怕如今乍一看王夫人和那拉淑娴之间还算是太平,可那也是王夫人被折腾惨了,不得不选择退让。然而,还会有下一个那拉淑娴吗?珠哥儿将来的妻子能干得过王熙凤吗?
答案非但明显,还略有些凄惨。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老太太您多虑了,珠儿的院子也罢了,琏儿是不会往旁的地方去的。”那拉淑娴向着贾母露出了迷之微笑,“我家琏儿作为袭爵的继承人,将来自是要住在东院的。”
话音刚落,贾母蓦地变了脸色。
东院其实只是个概称,指的是位于荣国府东面的一个三进的院子。像荣庆堂、荣禧堂这样的正院子,都是四四方方的,只是因着格局缘故,里头还能拼凑出一两个小的dú • lì院子。而像梨香院这种,则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型四合院,只有正房、耳房并东西厢房以及一个不算大的天井。然而,东院那头却完全不是这般。
整个东院,其实就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三进套院,相当于有着纵向的三个梨香院,且面积更大,建筑更为精致,还附带一个美如画的庭院,甚至里头还有假山流水。
却说那东院,在最初其实是贾代善所居的。当初,第一代的宁荣国公得太祖皇帝恩赐,故而拥有了相邻的这两个国公府。而在当时,两位国公爷膝下都只有一子,因而在最初改建之时,皆对继承人所住的东院下了本钱。
贾代善在东院住的时间并不算长,一来贾源受封时,他的年岁已经不小了,且还常年镇守边疆。等一切太平了,他终于调回京城时,贾源已然过世,贾代善便搬到了象征着家主的荣禧堂里。没过多久,不降爵世袭国公之位的贾代善便将贾赦丢到了东院,直到那拉淑娴穿来。
可以说,东院不单本身极好,象征的意味更浓。毕竟是贾代善、贾赦都住过的地方,若是传给琏哥儿,道理上肯定说得通,只是各人心中的想法不同罢了。
至少,此时的贾母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