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6(1/3)
的地儿能行,回府里抄书想必也是一样的。”
“好好,那一切就有劳亲家公了!”贾母抹着眼泪,一副悲悲切切的模样。
那拉淑娴心下存疑,到底还是行了礼告退了。回头却是唤了留在府里的人过来问话,这才得知了贾母态度不对劲儿的真正缘故。
说来也是真让人唏嘘,贾母这些日子过得格外的艰难。先是林家那头态度暧昧不清,贾政这才因此跟工部告了假去扬州理论。结果前后脚的,贾赦就“出了事”,偏王夫人和那拉淑娴一个比一个更快的脚底抹油闪了人。这还罢了,后头赵姨娘又扎堆似的难产了。再往后,贾母好不容易抽出空来跑了一趟保龄侯府,却吃了个闭门羹,只被告知她那嫡亲弟弟保龄侯爷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而最后,又发生了一件事儿,彻底的将这个原本就没经历过太多风浪的侯府千金、国公夫人压垮了。
“甚么?敏妹妹病了?这好端端的,她……”那拉淑娴忽的止了话头,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说起来,贾敏的身子骨原就不是很好,听说是因着贾母怀贾敏时,年岁已然不小了,仿佛那时候还着了通房的道儿。当然,最终贾敏是安然出生了,可到底身子骨比之两个嫡亲哥哥要弱上不少。贾母心疼幺女,打小就亲自精细养着,直到十几岁了才放她出去单独住一院。而贾敏,在年幼时候身子骨是真的不好,好在精心养了这些年,尽管体质仍比不了常人,可总的来说倒也还算凑合了。
这高门大户的闺阁女子,原就不能同寻常百姓人家粗放粗养的闺女作比较。
可纵是如此,贾敏也不至于羸弱到一病不起的地步。除非,她有心结。
“怪道老太太这般伤心,原来是因着敏妹妹。”那拉淑娴叹息一声,她之前算计到了一切,却完全忘记将这个小姑子算在内。也是,虽说她听过贾敏年幼时候的事情,可因着自打她嫁到荣国府后,贾敏一直都是挺康健的,谁能想到,她忽的就一病不起了呢?
思忖再三,那拉淑娴吩咐容嬷嬷再往张家跑一趟,让张家老太爷赶紧收手,将贾赦放回来罢。至于贾赦尚未完成的抄写,回到府里再继续也来得及。
☆、第105章
“从昨个儿晌午,到今个儿眼瞅着太阳都快落山了,姑娘您只用了半盅汤。姑娘您就是不替自个儿想想,也要替老太太想想。如今,大老爷、二老爷都不在府里,要是您……多少用点儿罢!”
“是啊姑娘,您就是略尝尝也好。要不来块厨房刚送来的枣泥杏仁糕?”
“还是先来半碗小米粥垫垫肚子罢,今个儿晌午就放在茶水间炉灶上炖着的,都两个多时辰了,熬得稠稠的,上头一层米油。姑娘您瞧瞧?”
……
贾敏任由贴身丫鬟扶起身子,往背后塞了两个厚厚的靠垫,半靠坐在床榻上。这会儿,已临近傍晚时分,霞光透过窗户,落在了地面上,外头传来小丫鬟们细细碎碎的说话声,虽听得不大清楚,不过那声儿倒是极有精气神,只是落在贾敏耳中却愈发的觉得悲凉无比了。
她是荣国公贾代善唯一的嫡女,可惜她的父亲已经故去多年。她容貌出众身条极好,却架不住日日渐长的年岁。她明明在多年前就已定亲,可惜至今未婚夫家中仍毫无动静……
若说贾母是因着贾赦入狱,贾政离京,贾敏又病倒一事,才会伤感难耐。那贾敏又何尝不是因着这些个缘由开始自我厌弃呢?倘若,她和林家哥儿的亲事并不曾有任何波折,那么贾政根本无需离京千里迢迢赶赴扬州城。贾赦出事虽主要是因为他自己作,不过在贾敏看来,若是府中不曾为了她的亲事烦恼,贾赦也不会去那等腌臜地方。至于王夫人和那拉淑娴先后回了娘家一事,也被贾敏归咎到了自己身上。
这世上的人,若按性格划分,大致的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种就是类似于贾敏这样的人,甭管发生了甚么事儿,好的不会联想到自己,坏的却会将责任都归咎于自己。这种人极容易产生心结,当然,若是有人刻意用言语相逼,也能轻易的将人逼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