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心态(2/4)
或许在皇帝、大臣的心中,那个善解人意的,讨喜乖巧的,从不正颜厉色的,非常会享受生活的夏辣。恐怕远远比满口仁义道德,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可爱,这样的人,就让他离远集,自己忧着玩去吧,谁让你不合时宜。
理解了张方平话里的意思,楚质久久不语,心中悲愤填膺,为范仲淹叫屈不已。
“怎么,是否觉得如此对范希文很不公?”张方平说道。
何止不公,简直就是天理何在啊。楚质气愤得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重重点头承认道:“朝中百官行径。不似君子所为。”
“质儿”。突然之间,张方平认真无比,沉声说道:“你要记得,官场之上,没有君子小人之分,也没有所谓的公平。”
沉默了下,张方平轻微笑了起来:“按照范希文他们的说法。吕相与我,还有许多大臣都是十足的小人,祸国殃民之徒,但是我张安道可以指天立誓,绝对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朝廷百姓的事情。”
“就是吕相,虽然器量不足。难以容人,凡是反对他的,不是贬官外放,就是压制不用,但执政多年,在刘太后听政期间,保全了官家。还有李定妃之事,可称得上有功于朝廷。”张方平似乎也有些生气。哼声道:“而那些所谓的直臣君子。却对此视若无睹,或直接忽略不提,不仅把吕相比成唐时的李林甫。还将西夏之乱的责任归于吕相,可有公平之说
楚质不得不承认,张方平说的有理。无论是何涉,还是许多文人如何指责吕夷简,但是人家确实做了许多事情,当年太后刘娥就曾经试探过大臣们的态度,想学武则天称帝。是给吕夷简劝消了念头。
还有皇帝赵祯的生母李宗妃。逝世的时候,本来是拟定按照普通宫人的标准下葬的,但吕夷简却坚持要求在皇仪殿治丧,太后和皇帝都要举哀成服,如果这些只是为了讨好皇帝,那他在西夏战争时期起用并支持了宿敌范仲淹。
公平地讲,这就很有些放弃私斗。一心为公的心胸了,然而,很多人却对此视而不见,依然大骂吕夷简谋身忘公。但为私计,以权谋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