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应对

第二百五十二章 应对(2/2)

目录

“听你之意,似乎知道老夫的打算?”范仲淹微笑说道:“但是老夫还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打算呢,所以也很好奇,你不妨说出来听听。”

眨了下眼睛,楚质语塞,沉默起来,而范仲淹似乎也不着急,显得很有耐心的看着楚质,嘴角不知不觉中绽出一缕笑容,范仲淹说的倒是实话,只是有隐约有些念头而已,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想法,可是楚质却不那么认为,心里虚飘飘的。

偏头想了下,楚质轻声说道:“流民日多,聚于城外,背井离乡,心绪自然彷徨难安,固然可以放粮救济,或能安其心,但只是一时的解决之道,终归不是良策。”

“嗯,那依你之见,什么才是良策?”范仲淹问道。

“下官认为,既然身如浮萍,飘泊不定,那就应该帮其安家落户,哪怕只是暂时的,但也能予以百姓希望。”楚质说道:“有了希望,百姓就安心了一半。”

“那还有一半呢?”范仲淹继续问道,明亮的眼睛掠过明显的赞许之意。

“让流民安家落户容易,但是靠着官衙发放的钱粮,他们也只能勉强度日,旱灾过后,用什么来养家糊口。”楚质轻叹道:“所以说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只是一时的解决之道,不是长久之计。”

“况且流民终日无所事事,只靠着官衙赈济,只会增其惰『性』,招惹是非,此风万不可长,自然不能让他们清闲下来。”范仲淹微笑道:“想必楚知县是如此考虑的吧。”

自己考虑过吗,或者有吧,楚质有些不自然的点头。

“那流民建造好房屋之后你又该如何?”范仲淹说道。

“钱塘县衙长年不修,已经残破不堪,也该到修葺的时候了。”楚质毫不犹豫的说道,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古代的官场上流传着官员不修衙门的忌讳,因为官员都希望自己能够步步高升,修了衙门岂不是说自己要留下长住,所以楚质这话也不是什么借口。

以范仲淹的胸襟气度,岂会将这种忌讳放在眼里,闻言轻微点头:“确实也是如此,还有各衙的官舍,也该翻整了。”

“不仅如此,城中的街道、城墙、码头、驿站、仓库。”掐指数了遍,楚质微笑说道:“要加以排查,如果有什么隐患、残漏、不足,也该修补、扩建了。”

“那岂不是要大兴土木。”范仲淹轻微一笑:“这样说来,城外才有百来个流民,怕是难以胜任如此繁浩的工程。”

楚质轻轻笑了,事情还真是这样,当然,现在才是旱灾初始,还没有那么多的百姓逃难,或者还在路上,再过些日子就难说了,怎么能不事先未雨绸缪。

“楚知县,回去之后,你将心中的想法,写份详细的折子。”过了片刻,范仲淹轻声说道:“到时再让诸官讨论,加以完善。”

楚质轻声答应,就要起身告退,却听范仲淹唤道:“楚知县。”

“下官在,范公还有什么吩咐?”楚质轻微施礼道。

“离京之时,济川兄身体如何?在忙此什么。”沉默了下,范仲淹轻悠说道,目光有些感怀,似乎在回忆以前的事情。

怔了下,楚质反应过来,连忙说道:“老师身体安康,精神矍铄,平日里在书院讲课,闲暇时练字习画,最近还与汴梁城的各位名士研究养生之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范仲淹喃喃自语,仿佛安心了许多。

其实从何涉的言行举止中,楚质也知道他与范仲淹是知交好友,当年就十分的支持范仲淹实施新政,后来新政失败,范仲淹等人纷纷被谪出朝廷,而何涉是天子赵祯的老师,有这么一层关系在,fēng • bō自然影响不到他。

只有不过何涉也是个倔脾气,上书请天子召回范仲淹,赵祯自然不会轻易同意,一气之下,何涉干脆以年老体衰为由,向吏部提出请辞,天子自然不允,如此再三,也清楚何涉的脾『性』,无奈之下只好批准了,之后何涉当然是不甘寂寞的办起了书院,专心育才。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