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遥望灵云(2/3)
这个说法,现在看来,简直是无稽之谈。
崔铭心思重,但是他的辅政理国的能力,以军政安邦的思想,都是十分成熟,且强力执行,能出实效的。
而且,各地佛寺最为忌惮的,乃是捍卫君州城的十大军团还未出动。
各州境军团是本境的兵力,即便真刀实枪,倾各州佛道之力,也不过战个旗鼓相当。
若是君州的十大军团也投入战场,那么各地剿灭佛道不说势如破竹,也必定倍加艰苦难捱,死伤之人更加难以计数。
左右羽林、左右神威、左右龙武、左右神策、左右神武,这君州十大军团,有许多天纵之才的军团将领不说,许多战士都是在边境上经过铁血厮杀之辈,战斗经验和厮杀勇气,更是比各州境军团强上数倍。
但明知道当君州十大军团参战后,会有更惨烈的后果,各地佛道僧众的抗争也并未就此弃道。
佛道在大武国建立之后不久,就传入国中,在大武国延绵上千年,如今更是发展到上千万僧众。
即便其中大半为窥伺佛道巨量财富利益,而投入佛门,属于投机取巧,其心不正,但是虔诚信仰者也有数百万!
正是有他们坚持,佛道在不会摧枯拉朽地被掩杀。
这个佛道抗争的人数,是一个非常可怖的数量,而在武帝决定灭法以前,绝对也没想到,此时佛道根底之扎实,甚至相对来说,已经超过儒道二教许多了。
难免儒道二教从崔铭和严归真,直到各地的儒家书院和道观的学子道士,从上到下,都对佛道有诽谤之言,并非空穴来风。
毕竟树大招风,现在也被武帝掀起的战争火风反噬。
佛道之中,除了僧兵制度对魏氏皇族造成的统治威胁,佛寺僧众的人数也对武国各方面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也更加坚定了武帝要灭佛的打算。
除了皇权统治与神权信仰造成的,不可缓冲的矛盾,这场佛道战争,背后还潜藏着诸多纷乱不堪的情况。
例如官吏与佛道利益交织、朝廷权势矛盾、官员私情冲突、三教宗教教义纷争等等等等,不可备述。
而今,许多佛道中人只知道捍卫佛道,却不知道在这些战争的表象下,是无数桶火药,在金龙令的引导下集中爆炸。
战争不可避免,牺牲更是无数,血泪更如雨下。
历史的车轮已经滚滚而至,注定要无数尸体填塞道坑,才能使其碾压而过,继而滚滚向前。
就在这样的错综复杂的局势中,一风回道了南宗寺,他远远便看到了灵云山。
灵云山横亘在云州,延绵数千里,其中西南最远,已经延伸到西南州深处。
在这座庞大的山脉之上,最出名的除了南宗寺五峰,还有数百里之外的书家不归山,甚至九龙观的无机山,和玄阴派等大大小小的门派都散落在这条巨大山脉之中。
这条山脉不知养育了云州多少百姓人家,也不知孕育了多少宗教势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