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盛唐夜唱 > 分节阅读 3

分节阅读 3(2/2)

目录

程太傅微微蹙了蹙眉:“这个孩子,心好重。”

“心重?”李明夙有些不解地看着他。程太傅微微叹了口气,睿智的目光变得深远,却不再对他说什么了。

直到今天,李明夙还在想当日太傅所说的那一句“心重”,到底是指什么呢?当日他对太傅说的话并不太理解,这一年多来,在见多了武青玦的孤僻言行之后,他也有了与太傅当日一样的感受。与她交谈,总是不得其门而入,除了冥想,她好像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明明是个心思敏锐的孩子,却把自己的锋芒完全隐蔽起来,没有情绪、没有脾气、沉默安静,身上总带着生人莫近的气息,拒绝旁人的亲近,这个孩子,实在是太怪僻了。

——2007、12、16、00:48

本人旧坑《绾青丝》从12月1日起也要开始竞争女频的包月票了,请喜欢《绾》的朋友,记得投波波一票哦。这两天《绾青丝》的票票上涨缓慢,《绾》书没有包月读者的基础,希望包月的大大们能鼎力支持……(小脸红通通中……)

《绾青丝》包月票投票链接:/vote/?bid=72613

或点击本章下方图片链接“《绾青丝》投票通道”,直接投票,谢谢第二章古怪的女童(下)

若说武青玦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却也不尽然。李明夙看向她手里拿着的那本书,封面上印着“唐律”两个字,心中不由一叹——果然。因为对这古怪的女童产生了好奇心,加上程太傅对她纵容的态度,李明夙自伊时起便对武青玦格外留意起来,慢慢地发现她除了没事喜欢到学院那棵巨大的老榕树上躲着发呆之外,还有一个地方是她最常光顾的,便是学院图书馆。这个发现令李明夙觉得找到了一个与武青玦接近的突破口,这个年纪的孩子玩心正重,能老老实实把课本上的内容看懂学会就不错了,哪里还肯牺牲玩乐的时间去主动找书来看?然而武青玦的行为是不能用常理来判断的,李明夙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对这个小女孩这么感兴趣,这女孩身上有一种奇怪的吸引力,令他想弄清楚她的小脑袋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种莫名其妙的探寻欲驱使他到图书馆里偷偷查询武青玦的借书登记,一个才上了一年学的孩子会喜欢看什么书呢?然而令他觉得意外的是,他并未查到多少关于她借书的记录,看来这孩子并不太喜欢把书借回去看,更多时间是在图书馆里就把想要了解的东西消化了。这种无法接近她的挫败感令李明夙觉得气闷不已,就仿佛一个在沙漠里干渴的旅人,好不容易凭着记忆找到曾经到过的绿洲,却发现那里唯一的泉眼也早已经干涸了。然而人就是这样奇怪,越是无法接近的事物,越想探知它们的秘密,人类的文明就是靠这样无穷无尽的探知欲发展进步的。许多年以后,当他与她已经非常熟识且亲密之后,武青玦知道了他初时对她的种种推测判断和幼稚行径,曾笮Σ恢梗牌眯Φ氐溃骸澳阄裁床恢苯永次饰夷兀俊?br/

他仿佛才恍然而悟。是呵,为什么不直接问她呢?为什么不直接走过去,告诉她:“武青玦,我想认识你,我想成为你的朋友。”那时候他已知晓,如果当年他这样走过去,对她伸出友好的手,她根本不会拒绝,如果是那样的话,他和她后来会不会有不同的结局?他不知道,人生是不能重来的,何况彼时的他,那个情窦初开却不识情为何物的小小少年,又怎么会懂呢?

所以他只能偷偷地留意她,悄悄地打量她,希望寻找到那把开启她心门的钥匙。这其实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他与她因为年龄的相差并不同级,时间上常常错不开,然而在这样刻意的留意中,总会寻到一些机会。有些时候,他知道了她的行踪,总会想办法寻去,仿佛不见到她,这一天就有什么东西是没有完成似的。

于是,他见过她在课堂上认真倾听的表情,除了第一天上课时发呆走神被夫子责罚后,武青玦再没犯过同样的错误,她认真学习夫子的授课内容,规矩地完成夫子布置的作业,她的行为举止就像一个样板一样标准,除了字写得比同龄的孩子好一点儿之外,再未表现过令程太傅揣测不已的聪慧,她的字已经懂得了运笔,当然,这是在夫子教过运笔之后。这是程太傅好奇她的原因之一吗?不争先,不出锋头?

于是,他见过她被同龄的孩子排斥、孤立、嘲讽,却毫不在意的淡然态度,那种冷静自持、云淡风轻的表情,发生在这样一个稚龄女童身上,本身就显得异常格格不入,她是真的毫不在意,还是能忍人所不能忍之事?不管是哪一种,都说明了这小女孩儿的特立独行,这是程太傅好奇她的另一个原因吗?

于是,他见过她取了书,躲到图书馆不被人注意的一隅,在自己的本子上抄录着书册内容的场景。这是她表情最丰富的时候,平常的冷静淡定被变化莫测的表情取代,时而惊讶、时而疑惑、时而瞪眼、时而摇头、时而恍然大悟、时而发出忍俊不禁的轻笑,那样丰富多变的表情,令他疑惑那些书里到写了些什么,令她如此专注?他常常有一种冲动,想走到她身边去,抢过她手中的笔记本,看看她到底在写什么。每次他都极力克制着自己的这股类似于嫉妒的冲动,装作认真看书或寻书的样子,等到武青玦离开之后,才故作镇定地走过去,取下那本她放回书架的仿佛还带着她身体余温的书。

这样的刻意留意,令他虽然查不到武青玦的借书登记,仍是知道了她阅读的部分书籍内容。可看了那些书籍的名目,李明夙发现自己越往前接近她一分,她身上的谜团就越增加一分。武青玦看的书很杂,但大部分都属于史料及民俗地理类,像《唐书》、《天朝风物》、《括地志》、《岭表录异》、《长安文史》等;其中还有数位女帝的传记和名言,如《圣神帝志》、《二圣语录》、《圣明帝志》、《圣武帝志》等,包含一些歌颂列位女帝功绩的典籍。仔细分析一下,不难发现她看的其它杂书里,也大多与女帝的功绩直接相关或多多少少都能扯上一点儿关系,像《大唐皇家学院院史》、《牛痘术溯源》、《玻璃的起源与发展》、《寻香记》、《汉字的革命》等就是记录圣神皇帝的政迹功德的;还有一些《并州文水录异》、《则天大圣皇帝诗赋鉴赏》、《圣神帝诗词全录》等,就是圣神皇帝的家乡考志及其生前的传世诗作,当然还少不了圣神皇帝不拘一格,由诗转词,将词这种文体发展至全盛,形成与诗并称双绝的《诗律词韵》等书籍。

李明夙对武青玦看书的喜好十分讶异,看来这位武家小姐对圣神皇帝相关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这些书籍,有些相当的冷僻,连很多高年级的同窗包括他在内都不感兴趣,内容也晦涩难懂,对一个只上了一年学的孩子,其中的内容可以说是很难理解的,她为什么总是找这类书来看?想到她看书时那些丰富多彩的表情,李明夙毫不怀疑她能看懂,她入学那天给他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他先入为主地认定她不是个平庸的小孩,在他看来,她那些中规中矩的表现只是一种掩饰,虽然他还不清楚她想掩饰的到底是什么?这个小女孩不是一般的有意思,她看这些书的动机是什么呢?是纯粹对先祖的景仰,还是……胸怀鸿鹄之志?

——2007、12、17—12、28、14:09

第三章昔日王孙(上)

李明夙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没有发现自己一心想研究的对象此际也在不动声色地打量他。这孩子真是长得漂亮。武青玦坦然地欣赏着眼前这个赏心悦目的少年,在心里微微一叹,假以时日,不知道会令多少女子黯然神伤、芳心暗碎。纵然武青玦认为自己也算有些阅历,见过不少漂亮出众的优秀人物,可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古典气质,这种由骨子里浸出来的书卷气,这种尊贵优雅得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的行为举止,毫无疑问,李明夙是她目前见过的唯一仅有的一个。想想也是,他本来才应该是真正的皇室贵胄——李明夙,唐高宗李治的第四世孙,临淄郡王李隆基的孙子,如果不是百余年前圣神皇帝临朝称帝,改变了李氏一族的命运,谁知道人家今天会是个什么光景?不过圣神皇帝也未曾苛待李氏一族,不但锦衣玉食地养着李家,甚至保留了“唐”为国号,依然与李氏同用一个宗庙,依旧将李家以皇家君主的待遇对待,还赐以其家族“丹书铁券”,并立下祖训:“凡李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即使有谋逆大罪,亦不可株连全族,只可于牢中赐死,不可杀戮于市。”在对待前朝皇族的问题上,圣神皇帝可算是极为宽容的了。

武青玦不是不知道李明夙对自己感兴趣,她的心智比同龄的孩童成熟许多,知道自己的行为很难为人所理解,她已经在尽量避免让自己与别的孩子看起来太过不同,老实说,这对她来说也是件极不容易的事,不过在她看来,李明夙这个人其实比自己有趣得多了。他的身世也颇曲折,临淄郡王妃王氏一生未育一子半女,而大唐自圣神皇帝起就明律实行一夫一妻制,大唐女子的地位虽然自几朝女帝当政以来提高了许多,但几千年来男权社会根深蒂固的影响力还在,不能生孩子的女人仍然容易为人诟病,何况临淄郡王李隆基又是一个罕有的通才,他在歌舞文艺方面的造诣罕有匹敌,艺术细胞发达的男人通常都比较细腻多情,换而言之就是风流。律法虽然规定不能纳妾,但这位王爷在外面的情人多不胜数,王氏自觉有亏于夫君,不敢对丈夫的风流行径进行管束,于是有一天这位王爷就抱了一个婴孩进门,只说是自己的儿子,却不肯说这孩子的母亲到底是谁,虽然坊间猜测传言应是长乐坊一位与这位风流郡王打得火热的赵姓歌伎,但当事人似乎没有让糟糠之妻下堂的打算,外间沸沸扬扬传了一阵也就作罢。王氏不育,对丈夫这个私生子倒也视如己出,这个婴孩便是李明夙的父亲李瑛。

这李瑛大概是继承了父母的文艺细胞,自幼便对梨园歌舞情有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