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3/3)
言雨涵和秦昊则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涯。
常老师的教课方式很新颖,只要他讲的知识两人学会了,今天的课就到此为止。
当然,第二天他还会检查,一旦发现两人有懈怠倾向,他能整整上一天课。
明白了常老师的教学模式,言雨涵和秦昊在上课时都分外认真,每天都只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便可以恭送老师离开了。
常田在教授基本的数学,语文课程之余,也会给两人讲一讲《史记》,《资治通鉴》之类的史书。
秦昊和言雨涵对这位老师十分满意。可惜常田毕竟是象牙塔里出来的,比起上辈子在商场上披荆斩棘的两人,城府上差了太远。
他从来没有发现,这两个孩子有时会故意做错题,让他一个知识点,多讲好几天。更没有发现,这两个孩子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孩子,在孩子的外表下,两人装着的是成年人的灵魂。
正因为没有发现异样,所以一个月后,常田依旧在讲着小学三年级的知识点,并且觉得他这个学期能完成教学任务就不错了。
当然这是后话了。
每天上午上完课,秦昊和言雨涵便会到街上找寻收购古玩的具体地点。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此时虽然没有二十年后高楼林立,踵接肩摩的景象,但是依旧比其他城市繁荣很多。
考察了两天后,言雨涵和秦昊决定豁出去了,为了几个月后的第一笔买卖,拼了。
☆、第十七章
安全起见,秦昊打电话给他舅舅温瑞,让他派个人过来,他想要体验一下经商的乐趣。
温瑞当然不会相信他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商道,只以为外甥又想出什么好玩的点子,便很随意的派了一个干杂活的小伙子过去。
这小伙子名叫章亮,憨厚老实,一听秦昊说每天给他三十元的补助,立刻笑眯了眼。
秦昊和言雨涵经过几天的观察,选好了一处弄堂。
这里老人比较多,老人多的地方,老东西应该不会少。
三个人来到弄堂里,言雨涵让章亮把身上的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条崭新的床单,秦昊则将各种笔,橡皮,本子摆放在周围。
弄堂里的老头老太太,发现一个大人两个小孩子来这儿摆摊,都觉得十分讶异。
本来还以为他们是想用这些小东西换钱,没想到秦昊最后将一条横幅放在了摊位前面。
上面写着收购铜钱,瓷器,邮票,古画……
两个孩子收东西,着实是一道罕见的风景。
开始大家只是看着好玩,后来有个老太太感兴趣的问道:“小朋友,你们收这些东西做什么?”
言雨涵笑眯眯的答道:“老奶奶,我们收这些东西是为了准备给爷爷的生日礼物。我爷爷最喜欢收藏了,可惜我们家这些东西太少,所以我和哥哥就到这里来碰碰运气。”
“哦?那你们准备花多少钱买这些东西呢?”
言雨涵耐心的解释道:“铜钱可以换铅笔,本子,瓷器之类的可以换文具,也可以换钱。不过我和哥哥的压岁钱不多,没法给出太高的价钱。”
老人们还没什么反应,倒是一边玩耍的孩子立时来了兴趣。他们常常会用铜钱做毽子,倒是没想到铜钱还能换东西的。
不一会儿工夫,就有几个孩子拿着铜钱过来了。
言雨涵根据铜钱的品相,给出不同的文具。
孩子们比较单纯,觉得能用几枚铜钱换一支自动笔或是圆珠笔,简直是太划算了。
人都有从众心理,小孩子换东西换得痛快,老人们也有些坐不住了。
不就是破瓶子烂罐子吗?谁家还没有几个?
不过片刻工夫,便有个老太太拿着一个缺角的白瓷碗过来,问道:“这东西要吗?”
言雨涵摇摇头,说道:“老奶奶,我们只要以前的瓷器,比如您小时候用过的瓷器就可以。这些年生产的不要,我爷爷不喜欢。”
老太太皱皱眉,她这碗是昨天小孙子摔在地上的,本来想着拿来换点文具,也算废物利用,哪知道人家竟然不要。
这时,有个十五六的少年提着一个青花罐子过来,“这是我家装豆子的瓷罐,刚才我把豆子倒了,你们看看要不要?”
言雨涵只是瞄了一眼,便点头,“要,当然要,不过你想用这罐子换什么?”
少年看不上地上的文具,直接说道:“给我二十块钱,这罐子就归你们了。”
“二十太多了,最多十块。”秦昊在一边说道。
“这么大个罐子,才给十块钱?”小伙子不乐意了。
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