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一路种田到前线(3/4)
更何况,你刚才账目里的算法,认为‘运十石或者八石粮食才有一石抵达沓中、天水’,这个算法也是有问题的。因为你是按照‘车船民夫还要回程’的算法来算的。可我们这次是单向的移民,所有移民本身客串民夫,到了当地就不走了。你算进去的回程口粮,实际上相当于他们在当地吃到秋收的口粮。这么一算,损耗又少了一小半。
相信我,蜀地这么安稳,人口增长肯定会很快的,只要一直和平,不到两代人,益州变成一千多万人都是有可能的。我今天帮你拉走十几万彻底无地的赤贫,到西北地广人稀的地方给他们分田地,也是帮益州缓解压力。
沓中之地本就肥壮,于夫罗呼厨泉在当地经营数年,能养活上万骑兵的战马,如今改牧为耕,刚好多容纳两三万户屯民。我选地方和定计划规模都是仔细算过的,不是拍脑袋瞎想。当地腾出来的地能够多少人种、还有得轮耕休耕,都在我计划之中。”
诸葛瑾被李素这一番高瞻远瞩面面俱到的话说服,彻底再无怀疑,真心祝贺李素马到成功。李素这几个月也不是白泡澡的,凡是后勤统筹方面的账,他早就做扎实了。
……
充分的准备,是一切按计划成功实施的基础。李素做得那么扎实,路上自然再也没有意外值得赘述,大约二十天后,他就带着几千军队抵达了沓中县。
国渊也果然比他早到三天,先把给百姓们分田地的活儿给安排了。所以他来迎接李素的时候,李素视察到的是两万多户已经各安其位的贫民。
这次移民过来的人口,一共是两万多户,接近十五万人,充分考虑了呼厨泉走后腾出来的地皮够多少人分。这些人除了是在益州彻底无地赤贫,还有些别的特点,那就是有很多是汶山郡的青羌人——如前所述,川西山区的蛮兵,有青羌兵和叟兵,刘焉刘备都用过。
青羌人就是川西雪区的人,叟人就是越嶲郡大凉山区的彝人。
因为川西雪区青羌人,跟河西走廊的羌族人民族构成比较相似,都是“青藏高原边缘山区原住民”,所以以这些穷人作为移民主力,一来是要赶路的路程少一些,二来也是便于将来民族融合,不会被河西走廊的羌人太过排斥。
而李素也不担心益州的青羌会反过来被河西走廊的青羌同化,因为益州青羌在刘备统治后日子越过越好,谁会不想在有钱统治者的领导下日子欣欣向荣?李素这次鼓励他们移民,还给他们分足量的无主田地,给他们四户人家合用发一头耕牛、一匹驴骡驮畜,还给他们发一套免费的农具,作为移民吸引政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