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1/2)
王德礼叹口气说:"地方上的许多事你不了解,别说这么大的工程,就是盖栋楼,也会有一堆人来说情走门路,有说情包工程的,有说情卖砖卖水泥的,有说情卖门窗卖玻璃的。说来你可能不信,只要是你可能需要的,就有人能探到风声然后来说情,并且说情的都是有头脸的人,甚至为几万块钱的电线,就能搬动地厅级领导亲自打电话说情。说老实话,这个工程一批下来,上面来的电话和条子就不断,都是得罪不起的人,没办法,县委开了个常委会,工程一律不对外,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让有资质的单位把活儿包下来,然后再分给下面的包工队干。我觉得不管有证没证,关键是监工,在这方面,我们聘请有资质的专业工程监理来监工,你看怎么样。"
白明华清楚,县里已经定了的事情很难推翻,推翻了,外面的工程队进来就没法干,闹不好就会闹出麻烦。大原则只能是这样了,只能在监督等小的细节上做些文章,这也是个没办法的办法,现在的事也差不多都是这样,有资质的包工程,没资质的干工程,即使有资质的亲自干,如果监督不严,也未必能干好工程。县里确实有县里的难处,不单是说情者的压力,恐怕某些领导本身就和工程队有说不清的关系。请合格的工程监理来监督,质量不过关就不能继续干下去,这也许是惟一补救的办法。当王德礼一再要白明华发表意见时,白明华觉得自己是行政方面的负责人,来时朱校长明确表示代他行使职权,此时不说话,倒显得无足轻重。白明华说:"按县里的实际情况,大框架只能是这样了,但到时要严格检验,实在没能力承包的,就采取几家联合承包等形式解决,一句话,到时再看,按我们的要求办不到的工程队,你就走人让路,这不是我们不给你面子,是你没这个能力承包。另外,工程监理一定要真正公开招标,如果施工方缺少技术人员和设备,就强行让他们招聘和购买。只要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别的就都没什么问题了。"
王德礼立即鼓掌表示同意,说:"白总确实有水平,确实有领导才能,连我这个老官场也不得不佩服。就按白总的意见办。另外,因为县里还有一大堆事需要我管,这里的主要工作只能让白总代劳,这也是县里的意思,不知白总有没有意见。"
这一突然的意见让白明华感到有点意外,他一直担心县里会把大权控制在手,王德礼更是不会放权,怎么能够合作好,一直是白明华担心的问题。现在县里虽然定了大框框,也就是说大权没放,但小权却要放。能放小权也不错了。白明华说:"既然这样,我只有听命了,咱们互相商量着干吧。"
刘安定明显地感到人家甩开了他。这时他才明白,如果和人家对着干,人家完全可以弃你不用。刘安定的脸涨得通红,他低了头,再没说一句话。
从会议室出来,白明华的心情很好,他觉得终于站稳了脚跟,把实权抓在了手里。吃过午饭,白明华不想马上休息,他想挨个和大家谈谈,看看大家还有什么想法。
项目总公司的牌子挂在县招待所,大家也都吃住在这里,在一楼办公,在二楼住宿。白明华和刘安定是领导,办公室和宿舍都是套间。房子虽然旧了些,但里面的用品和摆设都是指挥部新购的,连卧室的沙发也换成了真皮的。白明华先来到刘安定的房间,刘安定正一脸沉思地躺着。白明华知道今天的事让刘安定不高兴了。如果刘安定闹情绪,许多事情还真有点麻烦。白明华说:"今天的事你也不要往心里去,地方上的情况你了解的不多,各种关系盘根错节,让谁承包不知人家综合平衡了多少次才定下来,咱们根本推不翻,咱们再坚持咱们的观点,事情就会闹僵,最后会出现难以预料的麻烦。"
刘安定也想通了,事实也确实是这样,白明华的意见也确实是实事求是的。刘安定觉得自己也不是书呆子,当时也应该灵活一点。在这方面,他不得不佩服白明华,觉得白明华就是高他一头。刘安定起身让白明华坐下,说:"我也想过了,你的意见是对的,咱们能做到的,也只能是这些。"
可以看出,刘安定的这些话是真诚的。白明华禁不住有些得意。刘安定还是有些担心,担心今后的质量也难以保证。白明华说:"干什么工作都不会一帆风顺,到时遇到具体问题咱们再具体解决,但有一点你不用怕,在质量问题上,只要咱们提出,县里也不敢迁就干涉,因为这些人比你我更聪明,他们能够掂清问题的轻重,决不敢把责任扣到自己头上。但质量把关方面的事,就落在了你这个总工的头上,到时我肯定会全力支持你,因为在这方面你说了算,我也不敢担这个责任。"
刘安定突然意识到,白明华已经把责任担在了他的肩上。刘安定一下不知该说什么,他觉得白明华好像设了个圈套,一下把他套在了里面。他也突然觉得问题有点复杂,这些问题需要好好想想。
刘安定闷闷不乐,白明华决定说点愉快的事。按马县长的决定,要给总公司每位领导买一辆三菱越野车,再配备专职司机。白明华觉得没必要如此排场搞这些虚名,越野车是必要的,但有二十万以下的越野车就可以了,树大招风,车太好了会无谓地招人忌妒。再说朱校长坐的是奥迪,手下人坐好车,朱校长肯定要有看法。白明华征求刘安定的意见,问刘安定想要什么车。没想到刘安定竟和白明华的想法一样,说有辆吉普车就行了。于是两人商定都买十几万的越野车。
从刘安定的房间出来,白明华想到何秋思的房间里坐坐,看看何秋思有什么意见。何秋思正在洗头。何秋思穿了无袖花背心,一头黑发堆在盆里。背心的无袖处开口很宽,透过袖口可看到整个胸罩。白明华想退出去,何秋思说她马上就完,让他稍等一下。
白明华坐了,不由得摸摸脸。伤处的血痂已经退掉,虽然留有印痕,但要比他想象的要轻,只有几条浅红的印迹。他仍用纱布包着,以防让人看出是抓痕。他想,如果再过一阵仍有痕迹,就到大医院看看,看有没有办法彻底消除。
何秋思麻利地将头发收拾好,问有什么事。白明华说:"工程马上就要全面铺开,这么大的工程,我心里也有不少担心,我想征求你们每个人的意见,看你们还有什么想法,工程还有什么漏洞。"
何秋思一直想知道白明华的脸究竟伤成了什么样子,现在仍用纱布包着,看来伤得不轻。何秋思止不住一阵内疚。但对这件事,白明华并没有报复她,这次到西台来,还把她列为主要技术人员。这让她有点感动。何秋思本来没什么意见,但现在她觉得不说不好,便决定将良种繁育场的规划设想再谈一谈。
按何秋思和刘安定的设计,要把良种繁育场作为建设的重点,也作为整个项目的主体,按他们的规划,要把总公司办公区和繁育场建到一起,使这里成为一个核心区。在核心区,不仅有良种繁育区,还要有娱乐健身休闲区,畜牧研究所,兽医院,靠河边还要建一个度假村等。他们总的目标是建成一个集生产、休闲、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观光度假园,建成一个百年不落后的生态小城,做到养牛闻不到牛粪味,养猪闻不到猪味,到处鸟语花香,到处田园牧歌。对这样浪漫的设计,不少人一开始就持否定意见,但刘安定坚持要建成一个独特的可供人参观学习的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模范城。刘安定做了多次解释,他认为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已经很多,而超前独特的设计可以收到多功能的经济效益,把良种场设计成动物园和旅游公园,如果搞好了,不仅可以收到旅游效益,还可以成为人们度假学习培训的基地。争论的结果是先不做最后决定,先把繁育场建起来,先繁育生产,如果经济效益好了,再边生产边建设。何秋思现在谈的一切,其实就是刘安定的观点。白明华觉得何秋思和刘安定两人关系已经很不一般。白明华一开始就反对这个高起点高标准的设计,更不同意把有限的资金大部用在繁育场建设上。他力主边生产边建设,最后形成的决议也基本上是他的观点。看着何秋思一脸真诚,白明华说:"你的想法很好,我也是这么考虑的,等把繁育场先建起来,接着就建生态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