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2/4)
公元一六九零年六月二十一日,吴应麟之“大周王朝”在汉军不到两个时辰地攻击下灭国。皇帝吴应麟拟“罪己诏”于御书房,列举了自己虐民、多战、宠信‘奸’小等十大罪状之后,乞求汉帝国皇帝林风“善待妻儿”,即服毒自尽。
丞相夏国相自刎。
柱国大将军马宝于城破后化妆偷城,企图南逃,却为部下亲兵叛卖,于岳州府南‘门’识破,之后竟悍然拒捕,率亲兵、家丁等亲信百余人与汉军发生白刃战,后被汉军某武艺高强之小兵用刺刀连捅十余‘洞’而死。
吴应麟之妻丧服出宫,携太子吴世铭投降。
除了这一路大军,另外一路南下大军自荆州府出发,于岳州上游渡过长江,兵锐如锋,入湘北,沿澧水而下,破澧州,占领永顺府,最后跨入沅江,破常德府,沿路各地望风而降,五万余吴(注:此处的“吴军”,指吴应麟部队)军不战而降,吴应麟册封的“江南经略大都督”杨溢之于澧州城破后即易服出城,潜入大山之中,从此不知所踪。
吴应麟集团的迅速覆灭,震动了整个南方,消息传来,长沙府人心惶惶,皇帝吴世幡不知所措,紧急召集群臣议对,南周数百官僚束手无策。
吴世幡勃然大怒,痛骂群臣误君,然朝堂之上却一片默然,此刻,奉命前往江北“议款”的钦命大臣杨守安至今未归,但汉军却离长沙不到两百里。
其实,南周皇朝仍拥兵三十余万,坐地数千里,仅在长沙至湘北一线,就布防了二十二万大军,而当面之敌军自北方远征而来,全军不过七万人,其中一线部队甚至还不到两万兵员,但南周君臣朝野、长沙合城上下,竟无一人言战。
南周议论未果,大汉使臣,陆军少将、汉军械粮秣统计衙‘门’枢密使汪士荣即扣‘门’长沙,劝降吴世幡。
公元一六九零年六月二十九日,南周皇朝皇帝吴世幡素服自缚,出城三十里,向大汉帝国西线兵团都督、羽林将军瑞克?拉歇尔奉上皇帝‘玉’玺,率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四省投降。
七月初,大汉帝国皇帝诏,封前南周皇帝吴世幡为“安国公”,命令他即刻率全家启程,在五百汉军的监视下迁居京师,并命令其朝中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正三品以上官员迁府南京,向汉帝国吏部南方留守报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