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宁为鸡头,不做凤尾!(2/4)
不过吗,考虑到当前形势,只能挑选几种简单、实用,并可以速成的兵器了。
还是薛羽口述,李岩负责描绘,一连画出了几样兵器图形:
白杆钩镰枪--全长一丈两尺,选结实的白蜡木为杆,安装上三棱形精钢枪头,一侧配带刃的弯钩,另一侧配上坚硬的铁环,重有七八斤!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想出了让步兵排列整齐、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对抗骑兵冲锋的办法了,且效果不错!
与传统的枪尖相比,这种三棱锥的穿透力更强,一扎就是一个血窟窿,想缝合都极为困难,伤者很快就会失血过多而死亡了!
一侧的锋利弯钩,是专门钩马腿用的,只要战马一倒下,骑兵也就失去威力了,近身肉搏的本领还不如步兵呢!
另一侧的铁环,则是砸击用的,专门针对女真人厚重的棉甲!
将采摘的棉花打湿、反复拍打,做成很薄的棉片,再把多张棉片缀成很厚的棉布,两层棉布之间放入铁甲,内外用铜钉固定,一副棉甲就制成了!
棉甲制作容易、价格低廉,还有极好的保暖效果、防御效果,非常适合在寒冷的辽东地区使用,故而成为了八旗兵的标配铠甲!
不过吗,棉甲可以抵挡刀剑、弓箭,甚至是火器,却唯独对钝兵器无能为力!
抡起白杆枪,用上面沉重的铁环,狠狠的砸在棉甲上,不会见到一丝血迹,却能把八旗兵砸的骨断筋折、五脏俱裂!
……
铁蒺藜--有四根伸处的尖刺,长约数寸,无论怎么扔出去,总有一个脚朝上!
这种东西对人用处不大,因为人会趟着地走路,进而把铁蒺藜给踢开,可是战马就没这本事了,只要被刺伤了蹄子,也就没法奔驰了!
只要撒在军阵前面,就能有效的阻止骑兵冲锋了!
三尺长的铁管,上面配上转柄,下面是螺旋形的尖头,两名士兵合作,一个负责扶持,另一个摇动转柄,几下就是一个小型陷马洞!
只要马蹄子踩进去,立刻扭成麻花了,马背上的骑士不摔个骨断筋折,也得大口吐血,失去战斗力!
……
薛羽、李岩配合默契,很快绘制了七八种兵器图形,还清楚的标明了尺寸大小,这样工匠见到之后,很容易就能打造出来了。
“薛小友真是聪明绝顶,有了这几样兵器,足够女真人喝一壶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