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义务(2/4)
“拉拢一部分、打击一部分、分化一部分,这就是咱的心思。”朱允煐得意洋洋,对老朱说道,“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咱也知道大明根基是百姓,这是咱必须要看顾的。”
老朱一拍巴掌,乐呵呵的说道,“是这个理,咱是皇帝,也该是让咱的根底扎实。”
根底扎实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就没必要在意了。一口气将所有的底牌打出去,或者是指望将以后的一些个制度直接套在现在的大明,朱允煐也知道那是不现实的事情。
朱允煐抱过来闹腾的小小朱,缓缓说道,“孙儿觉得大明的根底是百姓,咱也答应过皇祖母,要让百姓吃饱穿暖。咱这一次改制,要让许多人有地种,只是江浙到底是重地,不适合改。荆楚那边,倒是可以稍微发发力。但是岭南、辽东那边,就可以直接开始了。”
老朱眼前一亮,有些促狭的说道,“你这混小子,给了地才好让那些人乖乖的去辽东。”
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虽然大明现在还是在持续的迁民,只不过很多的时候都是强迫的。
而传说中的‘解手’一词,有些人是说移民被捆绑上路,在漫漫长途上他们免不了要屙屎洒尿,内急时便会要求押解官差,解开被捆绑的双手后方便。
尤其是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似洪武迁民的重地。甚至不只是‘解手’,还说官兵强迫百姓登记后,为防止逃跑,把他们反绑起来,然后用一根长绳联结成一串,押解着移民上路。
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不久,也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种习惯。
看看,关于老朱的故事实在是太多了,这生活习惯都和老朱要扯上关系了。
老朱乐呵呵的,颇为得意的说道,“咱就知道咱的孙儿是走一步看三步,咱此前还怕你想的事情太好,就手段太过激进。现在看看,咱的孙儿就是皇帝心思。”
朱允煐也忍不住乐了起来,得意洋洋说道,“那是,咱想着的是天下安定。有些事情自然也该是这般,该稳的时候还是要稳。咱也想过,有些政策是好的,只是咱也怕好的政策放到了下面去了就变了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