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 锻炼(3/4)
要说王承恩一点都没有揣测朱雄英的心思,那才是怪事。只是在朱雄英跟前,王承恩一直都是很小心的。他知道皇太孙不因小事苛待下人,但是一旦失去信任,以后就很难再有机会起复了。
徐允恭来了,徐达的长子还真的是继承了徐达的一些性格。哪怕看起来和朱雄英的关心亲近,但是礼仪、规矩,徐允恭从来都不会放松,绝对不会在皇帝、太子或者太孙面前行事无度、恃宠而骄。
“回殿下,燕王三卫业已整合。”徐允恭表情严肃,说道,“虽有一些将官忠于燕王,但是更多兵将忠于朝廷。”
朱雄英点了点头,明朝的这些藩王都是有军权的。朱棣手里的兵权说多也多、说少也少,总数是不到两万人马,还算不错,在藩王当中不算多也不算少的。
至于说忠诚,朱棣就藩不到十年,手底下确实有不少人对他比较忠诚,但是更多的人还是忠于朝廷的,这一点也不需要朱雄英太过担心。
朱雄英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可有一些人可堪大用?”
徐允恭摇了摇头,实话实说,“就臣观察,都是一些平庸之辈。倒是燕王卫多是老兵,不缺悍勇之气。”
这就让朱雄英有些意外了,朱棣能够篡位成功,除了朱允炆一系列骚操作之外,除了一些建文朝的兵将不太靠谱,这里面也是因为朱棣手里有着一大票精兵强将。
好像随着大明战神土木之变中阵亡的张辅就是张玉的儿子,张玉就是靖难起家的功臣。
不过这也很正常,现在这些人想要出头还太难,主要就是大明哪怕已经失去了一些开国大将,但是并不缺少一些精兵强将,张玉这些人想要出头实在太难。
朱雄英也没有心思去找朱棣的一些‘功臣’,记不记得全是一回事,最主要的还是朱雄英手里并不缺少精兵强将,没必要想着一些还没有名气、战绩的普通兵将。
这可不是朱雄英在开玩笑,有着傅友德、王旭等开国国公、侯爵坐镇,朱雄英还是可以比较安心的。再加上徐允恭的表现也让人满意,虽然他还缺少一些实战锻炼,但是绝对算得上可造之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