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最后的疯狂(2/3)
思来想去,也不知道要去哪个。
便把和尚,道士,儒士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辩论,看看谁说的过谁。
道教率先争鸣。
“论天下之大,论时间之久,只有道教乃可安天下也,佛教是舶来品,外族不一。”
佛教不卑不亢,双掌合十,回道。
“天之大,佛无佛,道无道,佛本无相,人民苦,皆国苦,老子和佛陀并真信此教,而是一生都在忙于追寻真理的道路上,皆真理乃为真法,还望陛下治国尽为百姓而着想。”
儒教优雅的接答。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佛如儒,释如道,何故欲争,学为孔子,君臣人都要跨有一颗仁义礼智信的初心,不枉诳语,忠孝乃是大。”
三教经过一番辩论,最后和尚们胜出了。
高洋于是下令,道儒“皆剃发入沙门”你们既然没本事,那就都去当和尚吧!
道儒们不服,集体请愿。
高洋几天没shā • rén,正好手痒痒,便杀了几个出头鸟,思想立刻为之统一化了。
至此以后。
北齐的境内,再也看不见道儒的身影了。
还有一次运动。
大规模的增配慰军夫,北齐国“南征萧梁。”为了激发军人的斗争和热情,高洋一次性发山东寡妇3500人以配军。
一时间,浓郁而激烈的男性荷尔蒙,趋体升腾,在北齐军中狂魔乱舞,成了一支嗷嗷叫的钢铁之师。
3500人中。
有的明明有好端端的丈夫,而硬是被当成寡妇给强拉来了。
人数达到总数的三成半。
于北齐疯狂相伴的是帝国经济的衰退。
高洋大兴土木,干的都是费时费力又费钱的活。
阔修三台宫殿,总计动用民工30余万。
为了防范北方,累计修筑长城3千多里,并修建防树州镇25处。
高洋还不放心,又在长城内另铸了一道城墙,作为内侧的防御系统共计400里。
加上高洋出手大方,动辄赏赐。
最后弄得天下百姓“腹藏之饥,不足以供。”没粮食吃了。
建制时积攒下来的丰厚家底,因为大兴土木全都给败活光了。
高洋那颗被酒精,以及血腥充斥着像浆糊一样的头脑中,竟尚存了一息智慧。
他下令,“减百官之禄,撤军人常饷。”剥削,并,省,州,郡,县,镇,数之职,开始大幅度的削减工资,取消办公经费,合并机构。
以便把钱用到各种工程建设的刀刃上。
在高洋生命的最后两年。
北齐境内发生了几次重大的灾情,似乎也在冥冥当中暗示了他生命的行将灭亡。
天宝8年。
公元558年7月。
北方还尚未进入夏季,天气却忽然别的酷热起来。
以至于,“人祸及此”中暑而亡的不计其数。
在十分难得的清醒时刻,高洋也做了一些补救工作,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在随后的四月里,高洋下诏规定,“驻取虾蟹,保护蛤喇,”之类的息令批准。
不允许人们过度的捕捞水生物产品。
转眼到了年底,高洋又下诏。
“限众冬一月燎野,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
将保护环境之礼,通过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
同时高洋又高调的降发罪己诏,既求取上苍的谅解,也让老百姓看到自己的决心。
然而天不随人愿。
第二年。
公元559年。
酷夏未到之际,北齐境内再次大旱。
高洋三次祈雨不成,将气全撒在泥胎上,便下令。
“毁西门豹祠,掘其种,挖陵众羞之”
将供奉西门豹的祠堂砸了个稀巴烂,还将西门豹的坟给掘出来,任由马踏人践。
山东再发蝗灾时,高洋便拆“佛堂而执意坑之。”
既不求佛,也不拜天了,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此时此刻的高洋才真切的感觉到,人在大自然的面前是多么的渺小。
天宝10年。
公元560年。
心灰意冷的高洋,任命大司空,侯莫陈相为大丞相,兼三军史,负责打理帝国的一切。
自己却吃斋念佛,住进辽阳甘露寺,以“禅居身观”和佛祖谈人生谈理想去了。
住进佛门的高洋依旧不安生。
整日“食肉酗酒,欲勾馋沙门反戒。”
还有一次高洋的荷尔蒙突来,想解决一下需求,便在寺庙中寻摸许久,要求和尚说。
“寺中安有貌美尼姑?否陪寡人之?安有欲领来,寡人可皆赏。”
也许是高洋的作孽,惹怒了佛祖。
理想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
高洋的病情,也近一步的恶化,达到了不可救治的地步。
到后来。
“眉颜如见鬼容,易声闻于嘶吼。”
从现在医学角度来讲,出现了严重的幻听和幻视,这属于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