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各国造舰(3/4)
但辽东造船厂的战舰开始下水后,第二舰队战舰少的弱点,也在慢慢弥补,日益变得雄厚起来。
因为距离长白山近,取材十分方便,辽东造船厂的风头,有要盖过胶州造船厂的趋势。
此时的第二舰队,大型风帆战列舰与海豚级战列舰的数量,加起来已经达到了八艘,飞鱼级护卫舰的数量也超过了两指之数,用于海域巡航的飞梭巡逻舰,总数量也超过了三十余艘。
按照第一舰队与第二舰队的战舰数量,以及海豚级巡航舰的火力配置,全风下十二节的度来看,王新的舰队在远东,也已经算是很强大的存在了。
不过,相比于起步更早的欧洲而言,这种配置的舰队力量在欧洲直接就是泛滥成灾,就跟大白菜一般的普遍存在,不要说跟欧洲的西班牙海军、荷兰海军,英、法海军相比了,王新的三十艘主力战列舰还不到丹麦海军的一半,甚至连正在崛起的瑞典海军都不如。
虽然王新现在,在东方可以耀武扬威,打败荷兰的分舰队,但是比起欧洲的海权核心来说,自己舰队还是一个弱者,对于这些王新心中明白,如果不是远东跟欧洲相距万里之遥,欧洲海军根本就不会劳师远征前来东方作战,否则自己也不会有这么轻松的崛起环境。
在内部不统一,外部又有欧洲各国的牵制下,王新此时的发展局势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各国的目标都对准了民族内部,因此产生的内耗也比较大。
所以一直以来,王新对于海军的要求都是很严格的,如果没有人来保护这片中华海疆,那他就必须挑起这个重担。
为了保证足够的战舰优势,王新在战舰方面要求也异常严格,按照战舰设计一级、研制一级、服役一级的方略,在海豚级战列舰研制成功后,海豚级战列舰批量建造的同时,第二级的战列舰也必须拉开研究序幕,此时的海军力量主要还是以木制战舰为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