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维州民意(4/4)
两个妇人越行越远,话音也越来越低沉,在徐新胜这个维州知州面前说这些,差点没把他气炸。
他低语道,“妇人之建,头发长见识短,话语当不得真。”
从面前路过的七八波人,有大半都在议论王新之事,而且都是大家褒扬,并无贬低之语。
徐新胜本想说,愚民之建又怎可听信,但这句话他始终没有说出口,他非常清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一个时辰下来,徐新胜已经是精疲力尽,因为他并没有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反而是被那些人褒扬王新之语,气得不轻。
虽然内心也有触动,徐新胜依旧是倔强的偏执己见,他就如当初的乔方一样,是大梁的坚定推崇者之一。
但如今的乔方如何,虽然还是不怎么待见王新,但办事可是积极多了,与严浩、温录为等人可是交谈甚欢,每每在商讨起对百姓有利的政策后,都是最积极的一个。
白付也相信,维州的变化也会给徐新胜带来不一样的见解,让他在潜移默化之中倒向半岛。
回到府衙后,徐新胜陷入了久久的思考之中,他不明白王新的影响力为何会如此之大?一个从未到达过维州的人,却让维州百姓、商人念念不忘。
仔细想想,他觉得王新之所以能影响这些人,完全是因为半岛的商业法与调控粮价的政策所致。
商业法他不评判好坏,但调控粮价的确是在为民谋利,为民谋利就会得罪那些商人,所以王新才出台了商业法,以及对商人建厂的支持政策,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并不能单独抛开。
如果维州也想调控粮价,那就必须也得给商人好处,可王新给商人的那些政策,他敢给吗?别说是他,就算是梁王这么做,也会被天下仕绅骂死。
越想他就越佩服王新的魄力,想到那些大地主大仕绅,因为土地法而焦头烂额,平民出身的他,就感觉畅快不已。
但王新这么做也有非常大的隐患,因为王新刚刚崛起,大家还不了解王新,谁也不想当出头鸟,而且王新的政策执行的非常快,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反应力。
加上方家被灭,才震慑了不少蠢蠢欲动之人,等那些大地主大仕绅适应过来,王新的麻烦才会开始显现,徐新胜突然有些期待起王新后续会有如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