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皇权不下乡(1/3)
听到王新的话,温录为有些发懵,不明白自己明明猜中了老师的想法,为什么老师会这么说?
温录为拱手行礼,“学生愚钝,还请老师明示。”
对于像严浩、彭阳、杨桦、温录为这些管理人才,王新一直都是极为重视的,经常会跟他们探讨一个问题就是几个时辰。
“录为,你说该用怎样的制度去管理一整个州府?”
对于王新的问题,温录为仔细思考后才道,“下派官员到州府以及各个县城,在由州府统管各县,州府听从朝廷安排调遣。”
王新点头,没有做评价,只是继续开口问道,“录为,你认为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什么?是手握生杀大权的各王,还是朝廷权贵?或者是豪族门阀?”
温录为摇头说道,“老师,都不是,您说过社会底层的百姓才是国家之根基。”
王新记不清自己是什么时候和温录为说的,但温录为把这句话记下来了,就证明他已经听进去了。
“竟然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但百姓的夙愿掌权者能听到吗?”
温录为也是贫苦人家出生,底层百姓的生活他自然知晓,他摇头说道,“无论是县衙还是州府,很多地方都是官官相护,百姓根本就如处申冤,即使县官清廉、做事秉公办案,但还没等到县城,就已被村中里正豪族拦下。”
王新含笑说道,“录为,百姓竟然才是国家根本,那你说百姓都聚集在何处?”
温录为幡然醒悟,“老师,我现在掌管胶州户口,据黄册中记载胶州有三十万百姓,但城内百姓却不到十万,州府也尽管城内一地百姓而已,很多百姓根本就不在府衙掌控之中。”
看到温录为终于说到了点子上,王新才徐徐说出几个字,“皇权不下乡。”
温录为轻声喃喃念道,“皇权不下乡,皇权不下乡。”
“老师,您的意思是要革除各村各寨的里正。”
“不是里正那么简单,而是根深蒂固的世家豪族,他们仗着手中权力兼并土地、把百姓变为佃农肆意剥削,不把他们除掉,无论什么样的政权国家都将会被他们蛀空。”
正因“皇权不下乡”,才给了世家豪族生长的土壤,而且很多知县也对各村庄的事务置之不理,反而还把管理权放给了吏与世家。
因为要避嫌,所以这时的县令都必须避开祖籍,去外地上任,而县令上任后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
这时候官就必须借助常年身处地域社会的地方精英—吏与代表世家的乡绅力量。
加上梁国官员任期极短,纸面上是三年一换,事实上平均两年左右就会调任。
官员在任期间,基本只要能保证税收到位,没有dòng • luàn的话,其他的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由于知县对于本地事务一无所知,而且也没有太大兴趣,所以他们的普遍做法是“包办”,把公权力让渡一部分给吏与当地乡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