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说一说天理教内情(2/4)
薛孚试探着说道:“大帅,要不你给人杰解释下?”
“好,我来说说。”岑国璋欣然地应道。
“我们根据各种情报分析,旦贼采取这种势态,原因有几点。首先,叛军能打到江宁城,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在贼军的作战计划里,原本是攻下杭州城,以为据点,全占浙江,再伺机北上或南下,最后达到割据,与朝廷对峙的目的。”
“只是宣抚司和江南藩司的那些人,实在太烂,最后连累右都督府,打了大败仗。叛军乘胜追击,在攻取湖州和嘉兴城后,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高层意见不一,有的要求继续坚持原来的计划,全取浙江,巩固地盘。有的要向西、向南,朝廷薄弱的地方进攻,扩大地盘。”
>“唯独伪楚王和伪东王,坚持全力北上。他们直言几仗下来,已经看清楚朝廷外强中干的本质,至少江南等地的官兵,一团稀泥,难堪大用。建议旦贼继续北上,攻下有王者之气的江宁城,定为圣都,以为取天下的根本。”
“旦贼听从了这个建议,很快就席卷江南,攻陷江宁。但旦贼心里还是很担心。他知道其它地方,不会再像江南这样好运,可能会陷入苦战之中。所以他先以不败为先,再伺机进攻,扩大地盘。”
罗人杰听到这里,忍不住问道:“大帅,听你这么一说,属下更加奇怪了。提出这个建议的伪东王和伪楚王,怎么一个被留在江宁,一个被打发去了苏州城。既不统领最精锐的南北大营,又不领兵出征?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关窍?”
岑国璋哈哈一笑,“这就是旦贼采取守势的第二个原因。你看他分封了那么多伪职,光伪王就封了十位。这说明什么?那就是天理教内部错综复杂,派系众多。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一个伪王就是一个山头,而且该山头实力强劲到必须封伪王才能拉拢得住。”
罗人杰咂舌道:“我的乖乖,一个伪王一个山头,十个伪王十个山头了!”
“是的。这还是大的山头,下面还有小的山头,被封伪侯伪伯,也是能自成一派的。其实这个乱象从天理教的渊源是可以看得出。”薛孚在旁边补充道。
“天理教源出白莲教,这点是众所周知的。当年前朝末年,末邪人荼毒中原,白莲教也奋起举兵,光复了中原大片土地。后来国朝建立,白莲教被打压,四分五裂,其中一支迁入浙江,再后来被赶去了浙西,它就是天理教前身。”
“旦余琦的父亲将教派改为天理教,将教主位置传给他,还引发了分裂,大批骨干出走,严重削弱了实力。不过旦余琦确实有本事,他拉拢浙西本地的绿林好汉和浙东的帮会,吸收合并各地的小香会,很快就让天理教恢复元气,还声势更盛。”
“但是也埋下了隐患,教内山头林立。”
听到这里,罗人杰追问道:“那旦贼把伪东王留在身边,把伪楚王遣去苏州,有什么用意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