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海诸国志(4/4)
“抢人抢资源?”杨谨忍不住问道。
“商贾海上贸易,开设工厂,需要大量的青壮劳力,可是大部分百姓被地主雇佣去种地。因吉利的商贾就打出自有的旗号,鼓动那些所谓被奴役的百姓争取自有。等那些百姓获得自有了,转背又被商贾雇去,继续做牛做马。”
“...因吉利商贾出口贸易以羊毛呢绒为主,需要大片的土地养羊,而且获利很高。地主们就干脆不种粮食,改为养羊。很多百姓没有地种,没有粮食吃,流离失所,饿毙路边。”
“就跟两浙的改稻为桑一样?”薛昆林敏锐地察觉到共同点。
“是的薛师兄,性质是一样的。里面有详细的讲述,老师和诸位师兄可以慢慢细看。”
此时杨谨脸色郑重地说道:“现在我明白益之当初立志写这本《三海诸国志》的苦心了,是要让国人放眼看世界,不再拘束在中土这一块。”
薛昆林嘿嘿冷笑,“看得进的,自然会看。看不进去的,还是会继续当瞎子。只要火没有烧到屁股底下,他们都会一直说天下太平的。”
王云匆匆翻了一遍,又看回封面,好奇地问道:“益之,这破贼校尉是你的笔名?”
“是的老师,就跟渔阳功曹,琅琊司马一样。”
“哈哈,益之啊,渔阳功曹专写香艳章回,琅琊司马爱写和尚尼姑,你可不要学啊。”朱焕华打趣道。
众人都一起笑了。王云跟着笑了笑,又问道,“有什么深义吗?”
“老师,学生在富口时听说过德熙二十年,老师到豫章放粮救灾,曾经振兵剿灭虔州、吉春两府山贼,敬佩不已。”
“当时学生正好侦破了一起听信神婆妖言,杀妻害女求子嗣的命案,心中唏嘘不已。于是有了个感悟,‘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最危险的是自己心中的固念。”
“所以学生就取了破贼校尉之名,求能奋勇前行,像老师那样,即能破山中贼,更能破除心中之贼。”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云喃喃地念着,“心中之贼,为师也还未尽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