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劝降(2/3)
这么放过,便没有理会李申,带着两千人追了出去。
接近城门口的时候,虞山青留下五十名死士,拖住徐四海的人。
而他,则是带着余下人马,回到城里。
随后,他下令放炮,攻击徐四海等人。
徐四海万万没有想到,虞山青竟然如此狠心,连自己的部下,也不放过。
在火炮的攻击之下,这两千人伤亡惨重,只回来了一千五。
而他自己,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回来的时候,灰头土脸的,非常狼狈,在部下面前,很没有面子。
不过,也因为这件事情,他对李申,更加信任。
当天晚上,他便叫来李申,询问破城之计。
李申认为,虞山青兵强马壮,又有火炮之利,若是强攻,势必伤亡惨重,应该智取。
徐四海见他心中早有定计,非常高兴,立即问他应该如何智取。
李申说,他可以假扮成劝降的使者进城,然后告诉虞山青,他在军中受尽排挤,想要率领部众,弃暗投明。
到时候,他再假装烧掉粮草,在虞山青面前演一出军队哗变的戏码,虞山青一定会信以为真,率领所有士兵出城,追击他们。
徐四海听完,觉得这个计策非常冒险。
而且虞山青曾经在镇南王身边待过,就算没有镇南王那么厉害,也不会傻到相信他这个二把手会临阵倒戈。
李申坚持说,就是因为虞山青自视甚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认为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才会把投降当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他这么做,就算不成功,对他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但若是成功了,便能一举歼灭常平城守军。
这是一件值得冒险的事情!
李申的话,让徐四海非常心动。
但他舍不得让李申去冒险,想要派别人去。
李申说,这件事情只有他能办。
因为一旦派出去的人,胆识不够,或是对他不够忠心,不仅会使得这个计划功亏一篑,还有可能生出别的变故。
见他如此坚持,徐四海这才只好点头答应。
不过,他觉得这件事情还需要再仔细地推敲一下,力求万无一失。
两人在营帐里聊至深夜,方才定下最终的方案。
第二天,徐四海派遣李申担任先锋,率兵攻城。
这是李申自己要求的,在他攻城的时候,让徐四海命人使用火炮,将他们连同常平城的士兵一起攻击。
这样可以给虞山青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徐四海没有顾及兄弟的情谊,为了攻下这座城,连自己人都打。
第一天攻城,以失败告终。
李申损失了五百名士兵,而他自己,也险些被炮火击中。
随后,徐四海继续派其他人攻城。
一连打了三天,部队伤亡惨重,死亡的人数达到了两千。
而常平城的守军,只死了不到一千。
李申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独自一人骑着马,来到常平城下,要求与虞山青见上一面。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一项不成文的规定。
而虞山青也很好奇,徐四海这个时候派遣使者过来,葫芦里究竟是卖的什么药。
于是,他便命令士兵打开城门,设宴款待李申。
得知李申身份的时候,虞山青感到非常意外,因为他是徐四海的心腹,同时也是他的军师。
要是将他杀掉,对徐四海的损失,最起码相当于一万的士兵。
有那么一瞬间,虞山青眼中闪过几分杀意。
但他思前想后,还是忍住了。
他问李申,徐四海派他过来,想要干嘛。
李申回答说,徐四海是派他来的劝降的。
虞山青闻言,当即勃然大怒,用力拍着桌子说,要他投降,门都没有,徐四海这是在痴心妄想。
李申让他不要激动,说他也觉得徐四海这是在异想天开。
并且告诉他,他认为徐四海手底下虽然聚集了不少人马,但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难成大事。
他不想跟着他一起走上穷途末路,想要另寻良主,求一个锦绣前程。
李申的话,让虞山青大吃一惊。
他没有立即相信李申,而是冷笑着对他说,他和徐四海,情同手足,他知道他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不会背叛徐四海的。
虞山青怀疑李申另有所图,让他不要白费心机,他是不会相信他的。
虞山青的态度,在李申的预料之中。
面对他的质疑,李申不慌不忙,将早已准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他说,他原以为跟着徐四海会就此青云直上、飞黄腾达。
然而,他虽然对他忠心耿耿,但徐四海却一直都没有信任他,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一直暗中防备着他。
他不仅削了他的兵权,扶持另外一名大将与他分庭抗礼,还不顾两人曾经的手足之情,在他攻城的时候,在背后下黑手。
李申表示,他对徐四海失望透顶。
而这一次,派他过来担任使者,更是把他往死路上逼。
因为只要虞山青心够狠,他这么做就是在送死。
李申说他已经彻底绝望,不想再为徐四海效力,如果虞山青愿意向朝廷上奏,封他当一城的守将,他便帮他除掉徐四海。
听到他这么说,虞山青这才半信半疑,问他要怎么帮他。
李申说,他可以先烧掉粮草。
一旦军中没粮,人心势必涣散。
到时候,他再刺杀徐四海。
军中无主,诸将谁也不服谁,一场内斗在所难免。
而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一旦他们打起来,虞山青便可派出人马,逐个击破。
李申的这个计谋,可谓是相当歹毒。
虞山青没有想到,为了自己的前程,他竟然可以做到这个地步。
对于李申的为人,虞山青非常厌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