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定局(2/4)
“敢问官家,那后面两句又作何解?”
鲁宗道忙追问道。
赵祯笑道:“如果国君选贤与能,选出来的大夫就是清正廉明、克几奉公的,这样的大夫不会做违背刑法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会动用到刑罚,是故刑不上大夫,而这里的大夫指的是清正廉明、克己奉公的大夫,并非指的是不应该对士大夫动刑!”
鲁宗道有追问问道:“那么刑人不在君侧又该如何解释?”
赵祯回道:“所谓刑人不在君侧,说得是违背过律法的人不能再担任朝廷官员,也就不能出现在皇帝的面前!”
王曾出言道:“官家此举,有屈解之意,恕臣不敢苟同。”
张知白朝着王曾说道:“王参政此言差矣,须知礼记成书与西汉时期,距今近千年,究竟是哪种意思,除了当初编写本书的戴圣人之外,无人知晓,自西汉至宋,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两句话往往都是被单独拿出来说得,今日官家追本溯源,将这两句话放回原文中来解释,怎能是曲解呢?”
张知白转而朝着赵祯拜道:“官家今日之言,令臣茅塞顿开,我辈读书人岂能读死书,需得活学活用才行!”
张知白的话落之后,底下的大臣们一时之间也是议论纷纷,国子监的书生们也是被当今官家的一番言论给震惊了。
王曾和鲁宗道相视一眼,没有再说话。
文官集团想要维持自己的利益是不假,但也需要有理有据才行,而如今他们仰仗的圣人之言,显然已经不足以支撑他们的弹劾了。
曹利用出言道:“即便如官家所言,但臣依旧认为范仲淹的处罚过重了,理应追求其过失!”
赵祯笑道:“范仲淹的处罚重不重,我们要看事实,毕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来人!把东西抬上来!”
赵祯一声令下,早有禁卫抬进来一口口硕大的箱子。
赵祯看了一眼地上的几口大箱子,朝着众人说道:“这是范仲淹抄没涉案官员的房产、地契、以及被处死官员的认罪书,众卿不妨都看一看,这是什么?是贪污,是徇私枉法,是搜刮民脂民膏!”
曹利用出言道:“官家!在朝为官者,其家眷也有擅长经商之道,有些许家财也是正常的。”
“曹枢密之言不无道理,然则卿可知,范仲淹的劄子都说了什么吗?”
赵祯问道。
“臣不知!”
曹利用忙回道。
赵祯见此起身走至箱子面前,而后打开最前方的一只,从里面拿出一本小册子,看了一眼众人,方才说道:“这本册子里面记载了范仲淹抄没的所有贪官污吏的赃款,朕给卿们大致念上一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