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 96、偶像

96、偶像(2/2)

目录

辛林抿唇点头,“还想要一尺布和针线。”

姑娘明白了,“给妹妹准备衣裳对不对,等着。我看看……你昨天记录里扣掉……来,记好了,拿好。”

辛林手中一尺新布包着针头线脑,离开时薛瑜注意了一下姑娘的记录册子,辛林的一页里几乎全是领取口粮。

再往外走,路过已经竣工的水泥房子,薛瑜注意到辛林的神色与之前不同,“想去看看?”辛林犹豫着点了下头,他站在第二间屋子门前,手在虚空中摸了摸,珍惜又郑重地描画着这间房子,整个人被由内而外的光彩点亮,“等到月底,我就能带着她们住进这里了。”

“我下一个活是去请石百夫长来,贵人还想看我继续吗?”辛林诚恳地问道,“其实每个活都差不多,不是搬东西就是跑来跑去。”

薛瑜想了想,想看的交接任务和日常生活的确也看得差不多,“你的布不先送回去吗?另外我想知道,你们每天吃饭是怎么吃?”

“是我娘。我娘比我聪明多了,她现在给工坊里的伙夫师傅们打下手,也能挣粮食。她做的饭好吃得很,我领了粮就交给阿娘做。”辛林说起家人,没那么拘谨,甚至张口能说好多出来,夸了一阵自家娘亲,他忽地意识到不对,“我们烧柴火借灶都是会交粮食给师傅们的,不是白用。”

薛瑜让他不要那么紧张,“好了,知道你们不会。带我去看看你们吃饭的地方吧。”

工坊的食舍建得很大,一口气垒了三个灶台,陶锅摆在上面,白色的蒸汽和灰烟一同袅袅升起,不仔细看倒有着几分乡村风情。薛瑜望了望工坊,又看了看食舍,一时哑然失笑。兴许是因为鸣水工坊一切都安排得太妥当,她竟然也有了欣赏景色的闲情逸致。

在这里做事的其中一人身形体态与其他人截然不同,很明显是当兵的,其他人有的面黄肌瘦,有的脸色好些,村民和流民的对比虽然还有,但已经没了以前那么明显。里面妇人居多,其中一个背上用布条绑着一个小孩的格外引人注意。

辛林没有直接进去,和薛瑜解释现在里面在做事,做事时间打扰会被扣工钱,他这个打扰对方的人也要扣钱。他知道薛瑜要求看的是他做事的过程,因此没有提出让薛瑜或者吴威他们帮忙说情,他小声传授他的观察技巧,“领头的大师傅每次甩手就是快出来歇一会了,不会让贵人等太久。”

薛瑜的确没有等很久,里面的壮汉第一个出来,见到外面一群人愣了一下,吴威上前把他拉走解释,薛瑜淡笑着看辛林的母亲惊喜地抱住儿子,“你怎么这时候过来了?”

辛母背上的小女孩被她忽然弯腰晃醒,虚弱地唤道,“阿兄。”辛家三人都很瘦,但考虑到流浪时间这也很正常,但如今辛林和母亲已经长了些肉,说起话也不太虚浮,但小女孩的声音像个猫仔,怎么看都像是病入膏肓。

薛瑜看着母子亲昵地说话,辛林拿出新的布料,小女孩咧开嘴也跟着笑起来。薛瑜偏头问江乐山,“之前说的治病,附近请来的医者给所有人都检查过了?”

流民远道而来,又身体虚弱,带来的防范疫病的法子只能作为防治,真说检查治病还得靠医生。薛瑜过来的路上除了见到病弱的扫地妇人,也见到了慢慢走着互相牵着手唱着童谣的孩子们,防治这部分显然宣传得不错,但看辛家的样子,怎么觉得好像是生病没得到医治?

看辛林的样子,也不像是为了住好房子就牺牲妹妹的人啊。

“四十三人带病,留下的一百一十九人全部需要调养。带病的人里有一部分不影响生活的,就没有强制治疗,其他人都治了之后记在了账上,慢慢还药费。”江乐山对自己管辖内容熟悉无比,张口就能报出来具体数字,他顺着薛瑜的目光看向辛家,“辛小妹是身体虚弱,胎中不足,只能慢慢来了。”

薛瑜点点头,一个念头闪过,她看了眼吴威,“我记得陈公之前教大家练武……”

吴威苦笑摇头,“练是练了,但那也是早年兄长拿了全部积蓄出来给孩子们打好底子补身体,才敢那么操练。习武消耗大,要不是后来殿下找来,我们也快练不下去了。像这些孩子就更难了,先开始跑跑步都得喘撅过去。这里也不像从军后还管饭,吃饱了之后就算以前都是穷苦孩子也能养起来,现在父母小孩都是自己赚饭钱,练武是真的遭不住。”

以前听人说穷文富武,仔细想想,其实在这个时代不管学哪个,都得富裕才行。只不过习武比从文的出路更大,更容易接触,所以看上去学的人多罢了。

辛林把布料交给母亲,回来的时候薛瑜还在思考如何强身健体,他脸有些红,“对、对不住,是我耽误贵人时间了。”

“没事。”薛瑜对吴威一点头,“辛林的工作结束。”她转向辛林,“希望下次见到你,你还是第一名。”

“我会的!”小小年纪已经有了撑起整个家的雄心壮志,被薛瑜一鼓励更是高兴无比。

薛瑜已经带着人走远了,面容俊秀的贵人的背影在辛林心上刻下了深深痕迹,直到回去后打听到底是哪位贵人来了工坊,才知道那居然是工坊的真正主人三殿下。她不仅收留他们,还建立工坊让他们来做事,就算什么都不懂也有人教学,三殿下对他们来说,好像救苦救难的神仙。

那样遥不可攀的贵重身份,居然那么和气……辛林在自家暂住的水泥板房里翻了个身,他心中仰慕的第一人原来是这样的一位殿下。

他会再得第一的,很多很多个第一。让母亲和妹妹都过上好日子,让自己有机会回报她。

薛瑜不知道自己来工坊转了一圈就成了别人的偶像,辛林的生活是厂区里一百多留下的流民们的一个缩影,而支撑厂区的另一大支柱附近的佃户们的生活她则是远远看着,从江乐山等人口中了解。

工坊的一切都来自薛瑜最初投的一笔钱和之后的订单,留在这里的人们除了流民就是附近的公田佃户,流民暂时不能离开工坊区域,佃户则是来这里盖完房子等等重体力活赚钱就能走。有不少庄园里的佃户也很心动他们能在农闲时找到活干,托人来询问。

江乐山推行的工坊内只靠记录和粮食交易不能说不好,但如何稳定保证公信力和稳定内部市场价格就是一大难题。现在没有出事只是大部分流民还没有还完之前救助的债务,没钱拿出来交易罢了,未来粮食价格涨跌和私下交易都会影响他的制度构建。

薛瑜的问题让江乐山怔了一会,拱手一揖到地,“殿下洞察秋毫,臣远不及也。”

“尽快给我一个解决办法。吴管事需要解决的监察管理,江县令作为工坊话事人,也得记得过一遍。

水泥我需要调大概十石进京,今天就可以开始往回运送。水泥的原料运输和成品输送我会让黎熊去联系,你们只需要尽快出货。记得,绝对不能偷懒不做好全部配比送出去。之后被催得再急也不行。马车制造也要加快,这次来的姜匠你们也都见礼过了,得快点带出来一部分熟练的学徒。”

薛瑜边走边安排事情,一行人出了工坊的篱笆,她蹲下来拨了拨田里新生的麦苗,呼出一口气,回头望着几人笑起来,“怎么样?是不是不仅不觉得留下的人多了,反而实在太少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迟迟锦”小可爱的20瓶营养液,抱住亲亲!

感谢所有收藏订阅评论的小可爱,能够遇到你们好开心!

二更应该还是六点,我能早点爬起来就三点。

小江不是穿越者,就是脑子好使。

---

钢筋现在是么得的,竹筋也能替代。以前的房子本身就是土木结构,也就是里面木结构外面夯土,有钱点的盖砖瓦房,砖是青砖,虽然质量好,但烧制工艺复杂产量上不去,好贵的。红砖寿命短,还要烧制算上成本的话,还不如干脆直接用夯土和木结构承重,水泥做外墙。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