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看戏(三合一)(4/4)
她也感觉隐隐不对,到了鸣水后有人供应食物,也有之前那些被带走的流民们做范例,说明并非要让他们一直待着无所事事只能乞讨,从边境一路向西这么长的路都走过来了,怎么会吃饱了一点后发觉一天没有人来挑人,就立刻闹起来?
陈关:“审问最先闹起来的几人时,他们说是听之前被选走的同乡说的,江县令只是在贵人来之前做做样子,今天就是最后一顿饱饭。但他们口中的被选走同乡并未找到,也有可能是他们试图推脱责任的假话。”
“有人挑拨。”薛瑜若有所思。流民生乱,江乐山将第一个被问责,如果牵扯再广些,或许还会扯到她身上。但没有乱起来,连出身千牛卫的陈关都没抓到尾巴,她暂时只能将目光锁定在钟方两拨人身上,接收了很多流民的钟家疑点最大。
“去打听一下,钟家……”薛瑜顿了顿,她出面查官员士族还是有些逾矩,这件事暂时只能让陈关记下,等到之后真正抓到把柄再一起报给皇帝。也许,背后之人就是知道她身边有出身千牛卫的侍卫,有意引她让人去查。
“算了,没出乱子就好。明日我们去鸣水。”
陈关阻拦道,“殿下,明日直接去公田就是。今天造出犁,因为流民生乱没来得及下地试试,江县令与臣说过,准备明早赶到公田试犁。”
“那就去公田。”薛瑜从善如流。公田她还没见过,只在雷小虎和江乐山口中听过,过去瞧瞧兴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她又问起之前安排的事情,“石英和石灰矿藏问到了吗?”
早回来了的蝉生上前一步,“查到了,殿下是要买矿石吗?但那石灰灰扑扑的,石英也不比水精漂亮……”
蝉生能力没什么大问题,就是时不时冒出来的替人着想有些烦人。薛瑜止住他的话,“是何人在管,距离多远,价格几何?”
“那太多了。”蝉生苦着脸,“奴给殿下写下来。”
“嗯。”
蝉生在薛瑜旁边写字,手都在发颤,又怕主子等急了,又怕自己写出来太难看被训斥,一时间愁肠百结。
薛瑜倒没催他,摸出真正的曲辕犁图纸,将下半部分安装的犁铧结构在旁边纸上画出来,交给陈关,“劳你跑一趟兵械坊,让他们照样子帮我打一个出来。”
铁器受到管制,所以她给江乐山的图纸里犁铧也没有标明用铁制。兵械坊的匠人们和她熟悉了,又有之前皇帝的话在先,薛瑜打造什么小件东西,只需说一声在簿子上记下就是。她打好犁铧带过去,铁制和木制明天效果对比之后,自然就有了选择。
陈关看了看图,鬼鬼祟祟凑上来,压低声音问道,“殿下,臣回来路上听闻兵械坊养了只老虎帮忙吹风,是真的假的?”
???
薛瑜有些无语,“假的,不信你去自己瞧瞧。”
“得令!”
陈关刚出门,迎面撞上提着食盒的林妃一行,收了脸上的笑,上前施礼,“林妃娘娘。”
林妃笑盈盈地看着他,“既给阿瑜做事,快去忙吧。”
守门的魏卫河进来通传时,薛瑜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你说,母妃带着食盒来看我?请她进来。”别是给皇帝送吃的走错路了吧?
她本没指望能说通林妃,只是想恐吓住她,别在背后搞事。这次开个小宴,谁知道下次又要干什么,她没工夫整天盯着林妃。只听说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
林妃让其他人守在外面,独自提着食盒进门,见薛瑜迎上来,唇角的笑意加深,“知道你辛苦,娘给你炖了蹄筋汤补补身子,你不是最爱吃这个了吗?”
被这慈爱的目光注视,薛瑜抽了抽唇角,接过林妃盛好双手递来的汤,“多谢母妃。”她不跟吃的过不去。光天化日之下,谅林妃也不敢想毒死她。
蹄筋软烂,鱼肚嫩滑,柔软的脂肪化在汤里,炖成一锅粘稠的金黄汤汁。薛瑜拌完了两碗饭吃,也没吃出什么不对,没憋住,打了个嗝。
林妃拿帕子为她擦了擦唇角,柔声浅笑,“瞧你,又没人和你抢。阿瑜要是喜欢,娘天天给你炖。累了吧,要不要娘帮你捏捏?”
“……不必了。”这突如其来的亲切,薛瑜真的有些承受不来。
林妃惊讶地看着她,“我还要指望你,自然希望你好好的。”
“最好是。”薛瑜将碗还给她,“很好吃,谢谢。”
林妃拎起空了的食盒,“你这孩子,一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对了,你长高了不少,有空过来一趟,我准备好材料量量尺寸,再裁一身衣裳。”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薛采”小可爱的24瓶营养液,“璐卡巴卡”小可爱的2瓶营养液,挨个抱住亲亲!簌簌会继续努力哒!
---
小剧场:
阿瑜:哪个不怕被神经病砍的娶了……哦,原来是我啊(微笑)
【老四这里只是对漂亮表姐的单箭头(划重点),不会像阿瑜脑补的那样有发展。】
---
文案上的养母贵妃到底为什么亲切,我觉得,这章应该写得很明显了hhh有些时候还做梦的人只需要点破一下,就会学乖。
养母会有报应,但不是现在,现在主要还是让她认清现实来依附阿瑜别搞事。
稳了一波后方,明天继续搞事业!
簌簌提问环节:今天一万一章会不会太长了,或者之后还是六千和三千,或者换成三千一章分三次发?或者,我随意哈哈哈哈哈。
---
以孝治天下:突出人物汉文帝。这个操作主要是为了巩固封建伦理道德,孝亲和忠君统一,在家服从父母,出来服从皇帝,强化等级关系。到了东汉甚至还有为老师、老上司服孝的……就离谱。由于汉代孝治天下开了个头,并且在当时稳定局势还挺有用,后来就一代代继续学习汉代洗脑平民。
矿藏:山泽矿产从西周开始就是国有,但是具体包括了哪些矿簌簌不太确定,《周礼》记载是“金玉锡石”,一说是“锡石”,一说“石”是泛指矿石。不过在西周时丹砂已经开始出产。到了汉代矿产冶炼主要针对的是金银铁。魏晋隋唐的矿产冶炼都是官署掌管。到了宋末元代矿业发达,明确的矿产包括金银铜铁汞铅锡硝矾碱。
石英和石灰的记载虽然汉代已经有了,但是相关规定没有明确找到,当做是和铜铁等矿藏一个规定,国有官矿。
石英:《三国志·高堂隆传》记载“凿太行之石英,采谷城之文石”,唐代韩愈《送廖道士序》:“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白金、水银、丹砂、石英、钟ru……”
石灰:又叫垩灰、石垩、锻石等等,记载主要见于药物医学经籍。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记载“今近山生石,青白色,作灶烧竟,以水沃之,则热蒸而解末矣……世名石垩。”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也记载它“味辛,温”。
另外,比较强的一件事是汉代已经开始使用石油天然气,《汉书·地理志》记载“高奴(现在的陕西延长),有洧水,肥可燃。”西晋《续汉书·郡国志》中记载“酒泉郡延寿县(现在的玉门)南有山石出泉水……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相关参考书章鸿钊《古矿录》,夏湘蓉等《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出自《禅真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