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马蹄铁(二更)(2/2)
她的态度实在太好,让匠人有些惊疑不定,“我不信,铁钉到手上,都能疼死,哪还能再奔跑?除非你做出来给我看看!”
工匠一行,以实力为尊,若是这位贵人真的有实力,做的那些小玩意也不是玩闹,他就、他就给他当牛做马当场死了也愿意!
都在行宫,他们兵械坊和马匹也常打交道,自然知道每年因为马蹄受伤而不得不退出战马行列的有多少,要是真能解决问题,那简直是一大福音。养马艰难,真正精兵成形的战马更难,虽然如今鼓励平民家中养马,但到底良莠不齐,主要还得看军中。
薛瑜看着他的眼神,哭笑不得,“我只是一个建议,做还是你们自己来。”
匠人难掩失望,挠挠头发,“那你说,我来打!”
在工坊里完成下一步的学徒们都被赶了出去,三位匠人一个鼓风一个取材,匠人抡着锤子虎虎生风,倒是用来钉马掌的马一时没有选择。秦思站出来让人将之前被拿来举例的病马带了过来,这匹马本来要病死了,厩官都报了上去,是他来后才诊治出来问题。马的命是他救的,就算真的出了事,也不过是回到他救马之前,不能算行宫牧场意外折损。
烧红的铁箍被弯成弧形,敲尖的铁钉逐一成型,四个马蹄全部钉好,一直旁观的青年忽然道,“这个样子我倒是想起来了,听闻早些年有人游历西域,被传以木涩制法,此物与传言中描绘竟一模一样。”
薛瑜不清楚马蹄铁最初叫什么,但钉上马蹄的蹄铁样子和她见过的差不多,猜测“木涩”是蹄铁的古称,含糊地点点头,“我也是听传言有木马掌和布包,才想着改木为铁。”
马蹄铁打好,马被牵着出去,众人皆注意着它的行走,却发现除了声音略大,行走如常,与安装蹄铁前并无不同。别说是疼痛影响行走,看那匹马的样子,要不是还有些精神恹恹,怕是去踢石头也使得!
尚不知发生了什么的学徒们看着一个个从工坊里走出来的人眼睛发亮,猛地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有救了,有救了!”
匠人们看着薛瑜像看个宝贝,“竟然是这样,如此材料,我怎么就想不到!让马儿受了那么多年的苦啊!”说着说着,竟嚎啕大哭起来。
验证了薛瑜所说没错,之前和薛瑜呛声的匠人走出来,扑通一下跪倒,不等薛瑜阻拦,砰砰砰磕了三个头,“仆冒犯殿下,请殿下责罚。”
“怎么罚都可以?”薛瑜问道。黄脸青年诧异地看她一眼,感觉这个反应不该是他观察到的三皇子性格该有的。
匠人老老实实五体投地趴在地上行大礼,“您杀了我也行的。”
薛瑜点点头,“那就听我的,快些去做事。我还有个想法,但是自己做太慢了,得你们帮忙。”
匠人错愕抬头,薛瑜笑笑,“你也没有坏心,不是吗?”她忽地一收笑容,冷冷扫视四周,“今天的事,不许上报,没有冒犯,没有无礼。”
看在行宫的只有三个匠人就知道了,真正能带队做事的匠人数量很少,这件事本就是个误会,也没造成实质影响,当做姜署令说的“疯话”笑笑就算了。真因为几句话的冒犯shā • rén,且不说拖慢兵械坊工作进度,传出去她成什么了?
不过,除了弹簧,她也的确是有东西要交给几个匠人做。当匠人说起东西做不完和矿石数量少时,薛瑜顿时想起了前几天忘记的事是什么。
如今冶金锻造用的还是皮橐鼓风,了不起就是多几个人或者马在旁边拉动,炉里烧的煤饼煤块不少,但真正能充分燃烧的不多,想要提高温度来加快效率,甚至提高冶金出产,还是得靠鼓风箱。
别的她或许只是靠理论和分析推演出来图纸,但鼓风箱恰好是她跟着师兄师姐们去农家乐玩时见过的,万恶的导师还专门布置了现场作业,没收联网设备,吃饭前画出鼓风箱结构。为了干饭,她和师兄师姐们简直绞尽了脑汁。
后来按照外观和原理画出最接近本体的那个师姐得了一整条腊肠,盖饭橙黄流油,而其他人只能就着香味啃炖玉米和小青菜。自此,薛瑜对唐宋时期发明,后世最多只是改进的双动活塞式风箱结构记忆无比深刻,可以直接一步到位。
赶了学徒去旁边,薛瑜现场画图,匠人们对图纸十分熟悉,但薛瑜画出来的东西简直见所未见。等全部画完,有人犹犹豫豫地看了看旁边皮橐,小声道,“这个,有点像皮橐?”
他自己也不太确定,说是相似,但图纸上根本只有推拉的结构有些皮橐的影子。
被宽宏大量地放过,又见到了有用的蹄铁,这次他们学乖了,打定主意就算这东西没用,也先做出来,其他的多熬几天赶工应该也来得及。总之,先做出来再说。
他们的以此回报神色太过明显,薛瑜一时失笑,“差不多吧。用柳木做出来试试。”这时候她就很怀念与唐大匠沟通时的顺利,画出图基本上就能看懂。
图纸的尺寸和材料薛瑜都按记忆逐一标好了,匠人们喏喏应了,各自去寻材料。薛瑜没急着走,准备留下来看风箱打造出来的成品,姜署令擦着汗又凑了上来,“殿下,那个,弹簧……”
薛瑜对着匠人们时脸上的温和消失了,冷冷看着他,“署令,为何不早些告知材料不足?若是耽搁军情,是要吾向陛下领罪不成?”
她之前专门问过有没有准备材料,要是东西不够,真想好好做事的话,姜署令该早些告诉她的。他没有说,只能解释为他觉得两边都不好推脱,想应付过去。虽然也不是不能理解,但这样油滑一般来说最后只会什么都做不了。她又不是蛮横的人,在不能强压时大家商量着把事情做了才效率快,像这样心中抵触产生了误会,反倒事倍功半。
姜署令跪倒在地,“殿下,臣绝无此意啊!”
“行了,没有下次。”薛瑜恐吓了他一下,估计着效果差不多,越过他走向等着的秦思。
秦思旁观全程,不免生出几分担忧。三殿下本性仁厚,像这种情况也都高高拿起轻轻放下,今日几人他看得出来都不大坏,只是各怀心思,但若有心怀恶意之辈,可又该如何是好?
“在想什么?这般出神。”
秦思抬头,望向薛瑜,“殿下宽厚,然他人未必心怀感念。”
薛瑜笑笑,“本就非大事,何必动怒。”她望向秦思旁边的青年,“请问这位是?”
黄脸青年长揖到地,“臣鸣水县县令,江乐山拜见殿下。”
鸣水县县令?薛瑜想起蝉生之前回来的禀报,附近的确是鸣水县辖区,行宫也在县辖内。
“江县令请起。何必行此大礼?”薛瑜扶起他,“这几天本就想去四处瞧瞧,没想到今日就遇到了此地东道。”
江乐山摇头长叹,“说来惭愧,年少时听闻木涩,连年牧场军中出现损耗我也是知道的,但没有殿下提起,臣万万将两者联系不到一处。于殿下或许是一言,于臣与牧场,却是偌大恩情。”
见薛瑜疑惑,他简单讲了讲鸣水县下辖内容,薛瑜看他的眼神变为同情。
牧场属于鸣水县,行宫平时修缮也归这里管,什么事都要做,但偏偏还有一群练兵的大爷们压着,他这个县令做得怕是和受气小保姆差不多。而且管得多,意味着容易出事,并且难出政绩,万一来个天灾人祸,一年的中正定品就别想了。
难怪脸色蜡黄,原来是累的。
薛瑜推脱了他的高帽,“只是小事,也非我所创。”
跟在旁边的姜署令却又拍起马屁,“殿下向来敏思多才,想旁人不能想,为旁人不能为啊。”
“……你没事做吗?”薛瑜被他的马屁雷到,面无表情地看他一眼,姜署令立刻拱手告辞,去找匠人们研究技术了。
做技术时的姜署令,看着比做官时顺眼多了。
江乐山道,“殿下若是想在四处瞧瞧,臣可为殿下引路。但须得改日,今日钉马掌的事,臣得立刻禀报。”
薛瑜没太在意,毕竟现在行宫来了太多官员,江乐山这种地方小官更得谨小慎微,免得出了差错,报上去也是为了避免出事。她点点头,与江乐山告别,自己和秦思走到一旁,聊了几句薛玥的病情。
薛玥这几天调养下来有效,但也正说明了秦思拿的药对症。秦思用的方子是皇帝头痛病早期发作时镇痛止鸣的方子,在薛玥身上减了些药量,生效能够一时解决问题,却也意味着更大的麻烦。
正说着,远处马蹄声若暴雨雷鸣,由远及近,薛瑜被铠甲上的光晃了下眼睛,有些发懵。
皇帝怎么过来了?他不是巡营去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医马:古代最早人医和兽医的确是有部分重合的,但是从周就有了专门治疗家畜生病的兽医。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也有关于治疗许多兽病的药方。
马蹄铁:减少磨损,跑起来抓地稳当,增加速度,对骑兵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其实下面钉的不是马掌,而是类似于指甲的位置,所以不会疼。中原地区在元代以前没有马蹄铁,在南宋《诸蕃志》中觉得大食国的马以铁为鞋很新奇,到元代时普遍出现。但是在414年的小呼和格勒鲜卑遗迹中发掘出了和马蹄铁配套使用的马蹄钉,也就是东晋时已经出现边陲使用马蹄铁。而到了隋代也有壁画画马蹄铁,莫高窟壁画中有一副钉马掌图。
关于木涩:出自欧阳修《新五代史》,“甘州人教晋使者作马蹄木涩,木涩四窍,马蹄亦凿四窍而缀之”,但是这里的木涩是马蹄铁,还是别的材料,并不清楚。这里作为木涩为木制来写,并不是历史上的确为此。在《增补文献备考》中记载“以葛编蹄”,也就是其他材料制作马掌是存在的。(虽然是朝韩的书,但,嗯,书还是辩证着看。)
双动活塞式风箱: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农村土灶的风箱,这个的基础设计在唐宋出现,《演禽斗数三世相书》刊有古老的风箱图,在明代《天工开物》中明确记载了风箱制作。后来没有明显变化。
煤:成书于春秋末的《山海经》中说女几之山、女床之山多石涅,也就是此时在如今陕西四川已经发现煤。石涅是煤的古称之一,也有叫石炭、石墨、乌金石、黑丹的。《史记》记载汉文帝即位时窦太后之弟“为其主人入山作炭”,当时还发生了塌方。在河南巩县和郑州等汉代冶铁遗址中还发现了冶炼煤块和煤饼,也就是这时候已经开始用煤冶金。北魏《水经·河水注》引《西域记》中记载龟兹国“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国用”,这时候采煤炼铁的规模已经很大。到了宋代大规模开采使用煤矿,部分地方代替了柴成为主要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