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明用了两年时间来中兴(2/4)
一张银票可以直接标榜一百万两,又或者是五百万两。
就相当于是津巴布韦。
这样的情况下,大明不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那才是怪事。
完成了抄家和shā • rén的任务之后。
洪承畴就积极以所得的钱财和粮食来安抚那些流民和清苦的百姓。
陕西和山西之地,总算是安稳下来。
百姓们也都是在官府的带领之下,开始忙着耕种。
修建的水渠,已经衍生到了各个宽阔的农田。
从西山之上流下来的冰川止水,汇聚到了黄河,而沿着黄河的百姓们,则是趁着这个旱期,挖了河坝,修建水阀。
他们也怕以后黄河水泛滥的时候,会直接淹了自家的农田。
所以并不敢直接开口子。
如今引水的工程,在几十万百姓的以工代赈之下,差不多修建好了。
有了水,受到了四年旱灾的百姓们,终于是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人人都把水源看的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
同时,他们也渐渐地感觉到,如今的皇帝是真的把他们放在了心上。
开渠灌水的那一刻。
很多人都在朝着京城的方向跪拜。
他们在感谢崇祯皇帝,感谢这位圣明的皇帝,能够让他们活下去。
“总督大人,水渠工程已经差不多完工,这几十万的民夫,该如何处置?”巡抚秦嗣源对洪承畴问道。
他算得上是被洪承畴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从一个小小的七品到现在的巡抚。
洪承畴在崇祯皇帝面前极力推荐这个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