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罗德岛之战二十八(2/2)
这些先知穆罕默德所说的话曾经鼓舞着真神的信徒攻下了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而现在,苏莱曼也想从中得到真神鼓励他的信众占领罗德岛的话语。
可翻遍了《新兰经》,没有。
《新兰经》中并没有关于罗德岛的预言。
或者对于真神来说,海洋实在太变换莫测了,比之陆地更难以预料。
于是,有着精美封面的《新兰经》躺在了地上。
苏莱曼仰望着帐篷的顶部。
大帐内牛油制作的巨型蜡烛闪耀着光,却没有像以往那样将这位人世间的至尊的倒影拉的如巨人般的长。
没有人知道苏莱曼在想什么,他是否后悔于自己的御驾亲征。
因为真神是不会失败的,所以“真神在人世间的倒影”也绝不允许失败。
一旦失败,就会严重损害他的权威和统治的神圣性。
但若果不撤兵,后果将会如何?
数十万大军已经盘桓在罗德岛数月,神罗皇帝兼西班牙国王的查理五世、匈牙利王国的拉约什、光明教会的教宗……当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挫败,会否联合起来,从海路和陆路派来新的十字军?
苏莱曼陷入了两难中。
又过了一小会,他走上了自己的王座。
桌子上的一封文件忽然引起了苏莱曼的注意。
那是一个粉色的信封,在一堆白色和黄色的封皮文件中,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打开信封,罗西拉娜那娟秀的字体映入了苏丹的眼帘。
“分离像烈火一样灼烧着我,令我肝肠寸断,眼里满含着泪水,我仿佛沉没在深海,从早到晚,不再与你分离。我的苏丹,自从与您分离,我再也不听夜莺的歌声。神啊,请将这思念带来的痛苦赐给我的敌人。。。。。。”
这是一封情书,迥然于罗德岛紧张且严肃的环境,并且也和苏莱曼此时的心境背道而驰。
但恰恰是这封情书,像一股清泉滋润了苏莱曼的新田,重新给予了他以力量。
苏莱曼喜欢罗西拉娜吗?当然喜欢了,不然他也不会将罗西拉娜从易卜拉欣那里要过来,并让其享受着锦衣玉食和苏丹的无限宠爱。
但在当时,当米赫里马赫对罗西拉娜的存在表现出敌意时,苏莱曼却果断的选择放弃了罗西拉娜,而站在女儿的这一边。
这既是出于爱,也是出于政治的考量。毕竟古尔巴哈尔是穆斯塔法王子和米赫里马赫公主的生母。对她的尊重和迁就,对于稳定后宫和前朝,都是有莫大的意义。
但在苏莱曼的内心,其实还有一个隐秘的想法。
那就是他对罗西拉娜是否也爱自己的不自信。她是否也爱自己?又或者只是因为微距自己的权势和贪恋富贵?
苏莱曼当然是希望罗西拉娜也真诚的爱着自己的。正因为如此,他也想考验罗西拉娜,看一看失去了地位和自己的宠爱的罗西拉娜,是否会对自己忠贞不渝。
苏莱曼没有失望。
罗西拉娜的来信——这封情书已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了他,罗西拉娜也爱着他。
恨能给人以能量,爱也能。
“我若以失败者的身份回到伊斯坦布尔,岂不是让期盼着我胜利归来,并要把‘思念带来的痛苦赐给我的敌人’的罗西拉娜看到我颓然的样子?”苏莱曼如此想道。
一念及此,男人的自尊燃起了苏莱曼心中渴望胜利的熊熊火焰——真神没有预言他的信徒占领罗德岛,但自己可以创造这个预言,并让预言成真。
苏莱曼下定了决心。
也就在这时,米赫里玛赫走进大帐并高喊父王的名字。
坐在靠背椅上的苏莱曼浑身巨震。
与罗西拉娜的来信一样,米赫里玛赫的归来给苏莱曼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鼓舞。
此刻,苏莱曼感到,向他走来的不仅是自己的女儿,更是真神对他的启示、给他的预言:
真神没有带走他的星星和月亮,让她从异教徒的城市平安归来,这是真神在告诉自己,罗德城之门必将为他所打开,一如七十年前的君士坦丁堡。
苏莱曼拥抱住了女儿,也拥抱住了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