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秋天的玫瑰(1/3)
君士坦丁堡,托普卡帕宫。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后,鄂图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君士坦丁堡大皇宫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皇宫。
六年后,苏丹发现了一个更佳的地点,于是选择了原拜占庭卫城的位置于1459年开始动工建造新皇宫,以代替之前那一个皇宫。
这就是托普卡帕宫。
名为皇宫,托普卡帕宫却是一个博大的综合体,在结构上并非dú • lì统一的。各式低矮的建筑环绕庭院,以回廊及通道互相连结。宫内超过两层高度的建筑物不多,树木、花园及水池散布其中,让居住在皇宫里的人随时能感受到清新和凉爽。
托普卡帕宫的建筑物都围着庭院,人们以庭院为中心生活。门窗向着庭院,拥有开放的环境,庭院里有喷泉,在夏季时能提供清凉的空气。
皇宫的形状就像一个粗糙的矩形,主要分为四个庭院及后宫,主轴由南至北,最外面的庭院(第一庭院)在南端,其他的庭院向北伸延。第一庭院是最容易到达的,最深处的庭院(第四庭院)及后宫则难以接近,因为它们由苏丹管辖。
第五庭院位于最外面的海边。
这些庭院都受到高墙及闸门阻隔,在第四及第五主庭院之间有多个中小型的庭院,皇宫西面及南面是帝国花园,而东面及南面则是马尔马拉海。
帝国后宫是苏丹私人寓所的一部分。后宫是苏丹的母后艾谢·哈芙莎苏丹皇太后、妾、家人及侍从的家园。
后宫由一连串的建筑物组成,它们之间以走廊及庭院连接。在后宫居住的每个服侍队伍及每一阶级都以一个庭院为中心划分生活空间。屋子的数量约有100间,这些屋子分别被后宫宦官、后宫宦官首领、妃妾、太后、王子及宠妃所据。
除了苏丹、太后、妃妾、王子外,禁止任何人擅进后宫。
后宫最年长也最有权势的当然是苏莱曼苏丹的母亲艾谢·哈芙莎苏丹陛下。在其下,则是古尔巴哈尔皇妃。
与其他众多的苏丹的妻子一样,古尔巴哈尔也是奴隶出身。而古尔巴哈尔也并非她的本名,而是苏莱曼苏丹为她取的名字,意为“春天的玫瑰”。
“春天的玫瑰”的确娇艳异常,没有人能不为古尔巴哈尔的美丽所心动。但古尔巴哈尔之所以最得苏莱曼的宠爱,却并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她为苏丹生了一子一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