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开元4316年 > 第五十八章 徐尔觉

第五十八章 徐尔觉(3/4)

目录

1641年,崇祯皇帝用御制安葬徐光启,牌坊上的对联“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概括了他一生的重要功绩。

“无妨,在广州是小弟不是说过吗?你用种子来换购玻璃也可以的,前段时间徐兄已经帮了小弟找了那么多的种子,小弟也应当给予徐兄一些报酬才是。”想到这里,于是黎安明便笑了笑说道。他的确有心帮助一下那位“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第一人”。

徐光启是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据现代400多年前的今天,除了翻译西方著作、整理中国古代文献外,他还身体力行,积极投身于各种社会变革。首先,数学革命。

“几何”这个词是谁发明的?就是徐光启。中国古代的图形计算叫作勾股,并不是几何。徐光启和利玛窦合作翻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前六卷)时,翻译Geometry(几何学)的词头“Geo”(形状),用上海方言念,“Geo”就是“几何”。《几何原本》的翻译,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原有的数学学习和研究习惯,改变了中国数学发展的方向,这是中国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

此外,徐光启还撰写了《勾股义》和《测量异同》两本书,重建了古代“汉学”的勾股、推步、测算之学。

其次,历法革命。

徐光启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崇祯历书》的编译。《崇祯历书》是一部比较全面的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由徐光启、李之藻、李天经、汤若望等人编译,共有46种,137卷。

欧洲实行24小时制,而中国古代则把一昼夜划分成12个时辰。《崇祯历书》把12个时辰再一分为二,分成24个小时辰,每个小时辰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时”。原来中国历法体系中还以“刻”计时,一昼夜共100刻,1刻等于现在的14分24秒。《崇祯历书》直接效法欧洲,取15分钟为1刻,1小时4刻。这些都一直沿用至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