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漠曙光(13)(4/4)
“岑渺!”一道喊声,将岑渺视线拉了过去。
江拯刚从城里赶来,他先是喘了口气,满脸灰尘,目光认真:“我要和你去留学。”
“你想好了?不准备留在前线?”
“我想好了。”江拯终于放下了执念,他目光看着前线的炮|火,沉默了会,才继续说话。
“如果注定,我的死亡要有价值,那么我希望我能够浇灌一棵参天大树。我并非是愚笨的人,如果我出国,能够学到更好的东西,能够为中华创造一把利剑,那么我愿意。”
话音刚落。
一颗炮|弹再次炸开。
壕沟里传来紧急的呼喊,“护士,快来护士!”
三人对视一眼,立刻结束了话题,他们动作都很快,岑渺将风扬起的外套扯到腰上打了个结,江拯迅速撸起衣袖,李蔓蓉不忘扯过担架。
齐刷刷冲了出去。
三道身影在壕沟穿梭,不停地将伤兵送到安置点手术,炮|弹贴着他们脑门飞,可他们毫不畏惧。
山顶上爬着拍照的外国战地记者,诧异地拿下望远镜,和旁边举着相机的同事说话,“你看,那边的三个人,她们难道不怕吗?”
同事也诧异,“不止如此,你看那边。”
外国战地记者往远处看去,更为诧异。
城内一片百姓拿着厨具,挑着簸箕,来前线帮忙。他们心疼战士们打仗吃不上饭,选择来这做饭,还有的,担心碉堡不够牢固,担来了泥土。
面临战|争时。
百姓万众一心,齐齐御敌。
“这太不可思议了。”外国记者感慨,“这放在其他国家,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没有人会那么傻,愿意来前线送死。”
说完,他让同事拍下了这张照片。
有万众一心抗日的老百姓,还有那三道飞跃在壕沟担伤兵的身影。
后来,这张照片被外国记者的后人,在国际上一个反思战|争的活动上展出。长沙城这一组抗日的照片,被他们誉为——“不倒的中华精神”。